示諸生
江門洗足上廬山,放腳一踏雲霞穿。
大行不加窮亦全,堯舜與我都自然。
大者使問躍與潛,守身當以藩籬先。
世間膏火來熬煎,市朝名利相喧填。
百年光景空留連,丈夫事業何由宣。
昔者綠鬢今華嶺,嗚呼老去誰之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江門:地名,今廣東省江門市。
- 廬山:山名,位於江西省,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大行:指大道,正道。
- 窮:困境,困厄。
- 堯舜:古代傳說中的聖明君主,堯和舜。
- 躍與潛:指龍躍和龍潛,比喻人的出仕和隱退。
- 藩籬:籬笆,比喻界限或保護。
- 膏火:油和火,比喻生活的艱辛。
- 市朝:市場和朝廷,泛指世俗的名利場所。
- 喧填:喧鬧擁擠。
- 光景:時光,歲月。
- 留連:留戀不願離開。
- 宣:宣揚,展現。
- 綠鬢:指年輕時的黑髮。
- 華嶺:指頭髮變白。
- 愆:過錯,罪過。
翻譯
在江門洗淨雙腳,踏上廬山的旅程, 放步一躍,彷彿穿透了雲霞。 大道不會因困境而改變,我與堯舜一樣自然。 大道使人詢問躍龍與潛龍, 守護自身應以界限爲先。 世間的艱辛如同油火熬煎, 市朝中的名利喧鬧擁擠。 百年的光陰空留戀, 大丈夫的事業如何展現? 昔日烏黑的頭髮如今已變白, 唉,老去的過錯誰來承擔?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自然與世俗,表達了作者對於人生價值和時間流逝的深刻思考。詩中,「江門洗足上廬山」與「放腳一踏雲霞穿」描繪了超脫塵世的意境,而「大行不加窮亦全」與「堯舜與我都自然」則體現了作者對於道德堅持和自然狀態的嚮往。後半部分通過對「膏火」、「市朝」等現實困境的描繪,以及對「百年光景」和「丈夫事業」的反思,傳達了對人生意義的探尋和對過往歲月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對於理想與現實、時間與價值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