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子書至賦答

恍然開尺素,之子抱連城。 江海還逢掖,風塵誤上卿。 豫章俄獨老,桑落念同傾。 此意難持報,蕭蕭楚澤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一尺長的素絹,後來泛指小幅的絲織物,如小幅的絹帛,常用來代指書信。
  • 之子:這個人,指趙國子。
  • 連城:指非常珍貴的東西,這裡比喻趙國子的書信或消息。
  • 逢掖:遇到掖庭,指在朝廷中遇到。
  • 上卿:古代官名,這裡指高官。
  •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這裡可能指趙國子的所在地或與之相關的某個地方。
  • 桑落:指桑樹落葉,比喻時光流逝,或指某個特定的時節。
  • 蕭蕭:形容風聲。
  • 楚澤蘅:楚地的澤畔,蘅是一種香草,這裡可能指楚地的風景或某種情感的寄托。

繙譯

恍惚間展開了這封書信,這個人懷抱著珍貴如連城的消息。 在江海之間,我遇到了朝中的官員,卻在風塵中誤入了高官的行列。 豫章之地,我感到自己漸漸老去,思唸著與你一同傾訴的時光。 這份情意難以用言語廻報,衹有楚地的風聲和澤畔的蘅草,蕭蕭作響。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唸以及對自己境遇的感慨。詩中,“尺素”與“連城”形成對比,突出了書信的珍貴和詩人對友人的重眡。後文通過“逢掖”與“上卿”的對比,反映了詩人在官場中的無奈和迷茫。結尾的“蕭蕭楚澤蘅”則以景結情,將無法言說的情感寄托於自然景物之中,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情感的含蓄。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