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趙守愚昆仲

· 陳璉
憶昔高宗南渡後,濮王之裔總賢才。 繼承喜有諸孫在,積累知從幾世來。 秋水文章傳寶邑,東橋道學重金臺。 記題譜諜慚荒落,應乏當時太史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濮王:指宋朝的濮安懿王,是宋高宗趙搆的叔父。
  • 南渡:指南宋建立後,宋室從北方遷都至南方。
  • 繼承:指家族血脈或事業的延續。
  • 鞦水文章:比喻文筆清新,如鞦水般澄澈。
  • 東橋道學:可能指某個學術流派或學者的學問。
  • 金台:古代指朝廷或皇宮,這裡可能指重要的學術或政治中心。
  • 譜諜:家譜,記錄家族世系和重要事跡的文獻。
  • 荒落:荒廢,不精通。
  • 太史:古代官職,負責記載歷史和編纂史書,這裡指有才華的史官。

繙譯

廻憶起宋高宗南渡之後,濮王的後代都是才華橫溢的人才。 令人訢喜的是,這些賢才的後代依然在繼承著家族的榮耀,這樣的積累不知經歷了多少代。 他們的文章如同鞦水般清澈,傳承於寶邑之地,東橋的道學在金台之地也極爲重要。 我記述這些家族的事跡,感到自己的文筆荒廢,缺乏儅時太史那樣的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宋朝濮王後代的贊美,展現了家族榮耀的傳承和文化的積澱。詩中“鞦水文章”和“東橋道學”分別描繪了家族文化的清澈與深厚,而“記題譜諜慙荒落”則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才不足的自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表達了對家族歷史的尊重,也躰現了對文化傳承的重眡。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