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琪樹:美麗的樹木。
- 壇官:祭祀時負責管理祭壇的官員。
- 珂:美玉,這裏指官員的服飾華麗。
- 北畤:北方的祭壇。
- 練日:選擇吉日。
- 南訛:南方,訛指方位。
- 明水:清澈的水,用於祭祀。
- 空桑:古代傳說中的山名,這裏指祭祀時的音樂。
- 八奏和:八種樂器和諧演奏。
- 迓思:迎接神靈的思緒。
- 寧極理:達到極致的道理。
- 得一:得到一種極致的體驗。
翻譯
美麗的樹木茂密覆蓋,祭壇的官員們身着華服。 自天命分派北方的祭壇,選擇吉日正南方。 清澈的水初次斟滿,潔淨無瑕, 八種樂器和諧地奏響,空桑山的音樂。 迎接神靈的思緒深邃,達到極致的道理, 得到一種極致的體驗,亦無更多所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祭祀北郊的莊嚴場景,通過「琪樹」、「壇官」、「明水」等意象,展現了祭祀的隆重與神聖。詩中「自天分北畤,練日正南訛」表達了天命所歸的莊嚴感,而「明水初斟潔,空桑八奏和」則進一步以音樂和水象徵祭祀的純淨與和諧。結尾的「迓思寧極理,得一亦無多」則體現了詩人對於祭祀儀式深層次意義的領悟,即在極致的體驗中,人心得以淨化,無需更多外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