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驃騎圖爲都指揮使韓公賦
唐代君王少巡幸,赤澤岸邊馬成陣。後來蕃息雖已多,天育之駒號神駿。
圉人牽來不敢騎,矯矯龍性汗血姿。君王見此志驕逸,天下龍媒思致之。
閒廄有官從此始,寧禁中人衣金紫。四十三萬若雲屯,其中未必皆驥子。
一朝漁陽鼙鼓來,內外監牧俱煙埃。翠華搖搖西幸蜀,驃騎此時安在哉。
誰能寫真傳後世,逸態雄姿無乃是。鳴呼,騕嫋龍媒今豈無,時無孫陽誠可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育驃騎:指天生的良馬。
- 都指揮使:明代軍事職官名稱,負責指揮軍隊。
- 韓公:指韓瘉,唐代文學家、政治家。
- 赤澤:地名,指赤水河岸。
- 圉人:養馬的人。
- 龍性:比喻馬的非凡品質。
- 汗血姿:形容馬的英姿。
- 龍媒:指良馬。
- 閑廄:指養馬的場所。
- 衣金紫:指穿著金紫色的官服,表示高官顯貴。
- 漁陽鼙鼓:指安史之亂時的戰鼓聲。
- 翠華:指皇帝的儀仗。
- 西幸蜀: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逃往四川。
- 寫真:指畫像或雕塑。
- 孫陽: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繙譯
唐代君王很少巡遊,赤澤岸邊馬群成陣。後來雖然繁殖了很多,但天生的良駒號稱神駿。 養馬的人牽來不敢騎,這馬矯健如龍,汗血寶馬的姿態。君王見到這樣的馬志得意滿,天下人都想得到這樣的良馬。 養馬的官吏從此開始忙碌,不禁讓人羨慕那些穿著金紫色官服的中人。四十三萬匹馬如同雲屯,其中未必都是良駒。 一旦漁陽的戰鼓響起,內外的牧場都化爲菸塵。皇帝的儀仗搖搖西去四川,此時那些良馬又在何処呢? 誰能將這良馬的畫像傳之後世,那逸態雄姿難道不是嗎?唉,騕裊龍駒現在難道沒有嗎,衹是時代沒有孫陽這樣的相馬專家,實在可惜。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唐代君王與良馬的描寫,展現了儅時社會的繁榮與動蕩。詩中,“天育驃騎”象征著國家的強盛和君王的榮耀,而“漁陽鼙鼓”則預示著戰亂的到來,國家的衰敗。詩人通過對馬的贊美,間接表達了對國家興衰的感慨。最後,詩人感歎時代缺乏像孫陽這樣的相馬專家,暗示了對人才的渴望和對時侷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刻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