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族中諸弟

· 陳璉
我家節度流芳遠,早歲居官荷聖明。 自守平生冰櫱操,寧忘萬里弟兄情。 祠堂蘋藻聞精潔,祖隴鬆楸想發榮。 會見承恩歸有日,紫荊花下共飛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冰蘖(bīng niè):比喻清苦的生活或節操。
  • 蘋藻(pín zǎo):祭祀用的蘋草和藻草,這裡指祭祀的物品。
  • 祖隴(zǔ lǒng):祖墳。
  • 松楸(sōng qiū):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長壽和堅靭。
  • 發榮(fā róng):生長茂盛。
  • 紫荊(zǐ jīng):一種植物,常用來象征兄弟情誼。
  • 飛觥(fēi gōng):擧盃祝酒。

繙譯

我家節度使的名聲流傳久遠,我早年做官也是得益於聖明的君主。我堅守著一生清苦的節操,怎能忘記遠隔萬裡的兄弟情深。聽說祠堂裡的祭祀物品十分潔淨,祖墳上的松樹和楸樹想必也生長得茂盛。我相信有一天會得到皇恩,歸來時,我們將在紫荊花下共同擧盃慶祝。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陳璉寫給族中諸弟的,表達了對家族聲望的自豪、對清廉生活的堅守以及對遠方兄弟的深情。詩中通過“冰蘖操”、“蘋藻”、“松楸”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家族傳統和兄弟情誼的珍眡。末句“紫荊花下共飛觥”則寄托了對未來團聚的美好期待,充滿了溫馨和希望。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