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司訓王恭之任閩清

· 陳璉
新拜儒官出帝京,過家奉檄爲親榮。 方辭北闕三千里,此去南閩幾月程。 菡菼灘聲和雨響,武夷山色與雲平。 閩清學者從來盛,坐擁皋比稱宦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司訓:古代官名,負責教育訓導。
  • 帝京:指首都。
  • 奉檄:接受任命。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也代指朝廷。
  • 南閩:指福建地區。
  • 菡菼:荷花。
  • 武夷山:位於福建省的著名山脈。
  • 皋比:古代指虎皮,這裏比喻教師的座位。

翻譯

新近被任命爲儒官,離開京城,回家接受任命是爲了讓親人感到榮耀。剛剛告別了遠在三千里外的朝廷,這次前往南方的福建需要幾個月的路程。菡菼灘的波濤聲與雨聲交織,武夷山的景色與雲層齊平。閩清的學者向來衆多,坐在教師的位置上,感受着官場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儒官離京赴任的情景,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新職位的期待。詩中通過「北闕」與「南閩」的對比,突出了旅途的遙遠和艱辛。同時,以「菡菼灘聲」和「武夷山色」爲背景,增添了旅途的詩意和美感。結尾提及「閩清學者從來盛」,展現了當地學術氛圍的濃厚,以及詩人對教育工作的重視和自豪。

陳璉

明廣東東莞人,字廷器,別號琴軒。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國子監。選爲桂林教授。嚴條約,以身作則。永樂間歷許州、揚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嚴懲。宣德初爲南京國子祭酒。正統初任南京禮部侍郎。致仕。在鄉逢黃蕭養起義,建鎮壓制御之策。博通經史,以文學知名於時,文詞典重,著作最多,詞翰清雅。有《羅浮志》、《琴軒集》、《歸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