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華林寺颶風欲歸不果與天藏上人

風塘菱荇散,魚鳥自相親。 天怒驅神物,途危息老身。 所聞歸夜梵,不寐達明晨。 復見東窗裏,前身自在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菱荇(líng xìng):菱角和荇菜,水生植物。
  • 神物:此處指颶風,因其威力巨大,故稱神物。
  • 老身:作者自稱,表示自己年老。
  • (fàn):指梵音,即佛教的誦經聲。
  • 東窗:東邊的窗戶,常用來象徵隱居或清靜之地。

翻譯

風塘中的菱角和荇菜隨風散開,魚和鳥兒自然地相互親近。 天怒之下,颶風如同被驅使的神物,道路的危險讓我這老身得以安息。 所聽到的,是夜晚的梵音,使我無法入睡直到明晨。 再次見到東窗之內,彷彿看到了前世的自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颶風來臨時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華林寺的所感所思。詩中,「風塘菱荇散,魚鳥自相親」生動地描繪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寧靜,而「天怒驅神物,途危息老身」則突顯了颶風的威力和對自然界的破壞。後兩句「所聞歸夜梵,不寐達明晨。復見東窗裏,前身自在人」則表達了作者在梵音中尋求心靈慰藉,以及對前世今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