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袈裟(jiā shā):僧人所穿的法衣。
- 苦行:佛教中指通過嚴格的自我節制和修行來達到精神上的淨化。
- 空門:佛教的別稱,意指超脫世俗的境界。
- 傳燈:佛教中比喻傳授佛法,如同傳遞光明。
- 持鉢:僧人乞食的行爲。
- 瘴雲:指南方溼熱地區的有毒霧氣。
-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時期的著名隱逸詩人。
- 慧遠:東晉時期的著名高僧。
- 禪心:修禪的心境。
- 芊芊(qiān qiān):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翻譯
與你一同泛舟,穿着袈裟,這意義何在?你在佛教的修行中顯得如此賢德。在薊北的冰雪中傳遞佛法,在嶺南的瘴氣邊乞食修行。
淵明飲酒時只需菊花爲伴,慧遠禪心只種蓮花。古今之間,思緒茫茫,無法盡述,站在江邊無言,只見草木茂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僧侶的苦行生活與陶淵明、慧遠的隱逸禪修,表達了對佛教修行者的敬仰以及對古今人事的深沉思考。詩中「袈裟共泛」與「苦行空門」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僧侶的虔誠與堅持。後聯則通過「淵明酒伴」與「慧遠禪心」的典故,展現了詩人對高潔生活的嚮往。結尾的「今古茫茫」與「草芊芊」則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人生無常的感慨。
葉春及的其他作品
- 《 訪詹咫亭先生巢雲書院兼呈社中諸友 其五 》 —— [ 明 ] 葉春及
- 《 送王羅江掌教昌化 》 —— [ 明 ] 葉春及
- 《 贈别韋純顯赴泰和 其四 》 —— [ 明 ] 葉春及
- 《 送孫使君請告歸槜李 》 —— [ 明 ] 葉春及
- 《 飲陳巽卿宅即席賦得帝字 》 —— [ 明 ] 葉春及
- 《 同李宗陽泛西湖招侄男兆不至口占促之時年十五 》 —— [ 明 ] 葉春及
- 《 贈陳太僕北上 》 —— [ 明 ] 葉春及
- 《 賦得海不揚波贈張將軍 》 —— [ 明 ] 葉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