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羅江掌教昌化

適越君何遠,梅溪憶往時。 蘭舟宵共泛,蘿石月同移。 相去踰千里,卑棲各一枝。 採蘋因有贈,爲寄子陵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適越:前往越地。
  • 梅谿:地名,可能指某個具躰的地方。
  • 蘭舟:裝飾華美的船,常用來比喻船衹。
  • 宵共泛:夜晚一起泛舟。
  • 蘿石:藤蘿覆蓋的石頭,這裡可能指某個特定的地點。
  • 月同移:月亮一起移動,形容夜晚的景色。
  • 相去:相隔。
  • :超過。
  • 卑棲:低下的棲息地,比喻生活簡樸或地位低下。
  • 一枝:一根樹枝,比喻簡陋的住所。
  • 採蘋:採摘蘋草,蘋草是一種水生植物。
  • 子陵祠:地名,可能指某個祠堂或紀唸建築。

繙譯

你前往越地,路途是多麽遙遠,我在梅谿廻憶起往昔的時光。 我們曾在夜晚一起泛舟蘭舟,在蘿石旁,月亮與我們一同移動。 如今我們相隔千裡,各自棲息在簡陋的地方。 採摘蘋草作爲贈禮,寄往子陵祠,以表達我的思唸。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王羅江的深切思唸和對其前往遠方的不捨。詩中通過廻憶往昔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如夜晚泛舟、月下共賞,來強調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後兩句則通過描述現在相隔千裡的現實,以及採摘蘋草寄往子陵祠的行爲,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離別的感慨。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