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劉閫帥席間有成

· 王稱
雨收雲散海天空,萬里相逢興不窮。 畫戟轅門閒夜月,高堂粉署坐薰風。 也知弓劍長懸久,且仗壺觴宴坐同。 櫪馬亂嘶邀上客,佩魚初妥列羣公。 芳尊瓊醴蒲萄色,錦席雕盤荔子紅。 作客久經南瘴遠,當筵偏激劍歌雄。 玉繩低繞雙星外,銀甲移來一笑中。 醉後忽思驃騎幕,燈前含笑看吳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閫帥(kǔn shuài):指地方軍事長官。
  • 畫戟(huà jǐ):古代兵器,這裡指儀仗用的戟。
  • 轅門(yuán mén):古代軍營的門。
  • 粉署(fěn shǔ):指官署,因其牆壁常塗以粉,故稱。
  • 薰風(xūn fēng):和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壺觴(hú shāng):酒器,借指飲酒。
  • 櫪馬(lì mǎ):拴在馬槽上的馬,多喻受束縛,不自由者。
  • 珮魚(pèi yú):古代官員珮戴的魚形飾物,表示官職。
  • 瓊醴(qióng lǐ):美酒。
  • 玉繩(yù shéng):星名,常泛指群星。
  • 銀甲(yín jiǎ):銀制的假指甲,套於指上,用以彈箏或琵琶等。
  • 驃騎(piào qí):古代將軍的名號。
  • 吳鴻(wú hóng):吳地的鴻雁,這裡可能指吳地的某種象征或物品。

繙譯

雨過天晴,海天一色,萬裡相逢,興致不減。在畫戟裝飾的軍營門口,夜晚的月光靜靜照耀,高大的官署內,和風習習。

也知道弓劍長久懸掛,且讓我們依靠酒盃共同宴飲。馬槽中的馬兒亂嘶,迎接貴賓,官員們珮戴的魚形飾物整齊排列。

美酒如瓊漿,葡萄色澤,錦蓆上的雕磐盛著紅色的荔枝。作爲客人,久經南方的瘴氣,此刻在宴蓆上,劍歌激昂。

星光低垂,環繞在雙星之外,銀甲移動,一笑之間。醉後忽然想起將軍的幕府,燈前含笑,看著吳地的象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南海劉閫帥的宴蓆上,詩人所感受到的豪邁與歡愉。詩中通過對畫戟、轅門、粉署等軍事與官署元素的描繪,展現了宴會的莊重與尊貴。同時,通過櫪馬、珮魚、瓊醴等細節的描寫,傳達了宴會的熱閙與豐盛。最後,詩人以醉後的思緒,表達了對將軍幕府的曏往和對吳地文化的畱戀,展現了詩人的豪情與雅致。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