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曲

· 丘浚
涼飆透窗紗,蕭蕭弄秋色。妾在江南尚不堪,況君遠在陰山北。 風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單。起來搗衣明月下,不辭膂力摧心肝。 一聲孤悶添,兩聲雙淚墮。三聲四聲情轉多,無數離愁搥不破。 須臾搗到千萬聲,中有萬恨千愁並。不知遊子在萬里,今夜魂神寧不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涼飆:涼風。
  • 蕭蕭:形容風聲。
  • 陰山:古代山名,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 膂力:體力,力量。
  • :同「捶」,敲打。
  • 須臾:片刻,一會兒。
  • 遊子:離家遠遊的人。

翻譯

涼風穿透窗紗,蕭蕭作響,戲弄着秋色。我在江南尚且感到難以忍受,何況你遠在陰山以北。 風吹動我的衣裳,我感到寒冷,我擔心你的衣物單薄。起身在明月下搗衣,不辭辛勞,心力交瘁。 一聲搗衣聲增添了孤寂的鬱悶,兩聲搗衣聲落下雙淚。三聲四聲搗衣聲情意更濃,無數離愁難以捶破。 片刻間搗到千萬聲,其中蘊含着萬種恨意和千種愁緒。不知道遠遊的你在萬里之外,今夜的魂魄是否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夜搗衣的情景,表達了女子對遠方遊子的深切思念和擔憂。詩中,「涼飆透窗紗,蕭蕭弄秋色」烘托出秋夜的淒涼,而「妾在江南尚不堪,況君遠在陰山北」則突出了女子對遊子處境的憂慮。搗衣聲的描寫,從「一聲孤悶添」到「無數離愁搥不破」,層層遞進,情感愈發深沉。結尾的「不知遊子在萬里,今夜魂神寧不寧」更是將女子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展現了她對遊子安危的深切掛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抒情詩。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瓊州瓊山人,字仲深,號瓊臺。景泰五年進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讀書。既長,博極羣書,尤熟於國家典故。自翰林院編修,進侍講,遷國子祭酒,累官至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爲尚書入內閣者之始。八年,卒於官。贈太傅,諡文莊。嘗採羣書補宋真德秀《大學衍義》爲《大學衍義補》,所載均可見之行事。與修《英宗實錄》,實書于謙之功。又作傳奇《五倫全備忠孝記》、《投筆記》、《舉鼎記》、《羅囊記》四種(《羅囊記》今佚)。亦工詩,有《瓊臺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