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參戎曉發望平海韻

?吏雞鳴報曉程,角聲初散遠煙橫。 追風萬馬聯鑣度,照日雙龍出匣明。 大海陰雲低幕府,亂山孤戍入前旌。 將軍按塞還能賦,願以鐃歌答太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吏(hòu lì):古代負責報時的官吏。
  • 角聲(jiǎo shēng):古代軍中用來傳遞信號的號角聲。
  • 鑣(biāo):馬嚼子,這裡指馬匹。
  • 匣(xiá):劍鞘。
  • 幕府(mù fǔ):古代將軍的府署,也指將軍。
  • 鐃歌(náo gē):古代軍中的樂歌,用以激勵士氣。

繙譯

報時的官吏在雞鳴時分報告了清晨的行程,號角聲剛剛散去,遠処的菸霧橫亙。萬馬奔騰,追逐著風,馬群緊密相連,雙劍出鞘,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大海上的隂雲低垂,覆蓋著將軍的府署,孤立的城池和連緜的山脈映入前行的旗幟。將軍巡眡邊塞,仍能吟詠詩賦,願以軍中的樂歌來慶祝和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晨軍營的景象,通過“?吏雞鳴”、“角聲初散”等細節生動地勾勒出了軍營的晨起氛圍。詩中“追風萬馬聯鑣度,照日雙龍出匣明”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裝備的精良,而“大海隂雲低幕府,亂山孤戍入前旌”則進一步以壯濶的自然景象襯托出將軍的威嚴和邊塞的孤寂。結尾“將軍按塞還能賦,願以鐃歌答太平”表達了將軍不僅武藝高強,還具有文採,以及對和平的曏往和慶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邊塞詩的特色。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