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夜

臥病畏離羣,依依有數君。 牀窺檐際月,壇響樹邊雲。 泉石膏肓久,形骸世界分。 明朝欲登覽,谷寺夜鍾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依依:形容留戀,不忍分離。
  • 膏肓:原指人體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位,比喻事物的要害或關鍵部分。
  • 形骸:指人的身體、軀體。
  • 世界:這裏指塵世、世俗。

翻譯

我因病臥牀,害怕與人羣分離,但身邊有幾位朋友依依不捨地陪伴着我。我躺在牀上,透過屋檐窺見月亮,感覺自己彷彿與世隔絕。我的病榻靠近樹邊,彷彿能聽到雲朵在樹梢上的響聲。我對泉石之景的喜愛已深入骨髓,而我的身體卻與這塵世分離。明天我想要去登高遠眺,但此刻夜晚的谷寺鐘聲已經傳來,讓我心生嚮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病臥牀時的孤獨與對自然的嚮往。詩中,「依依」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而「膏肓」與「形骸世界分」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癡迷與對塵世的超脫。結尾的「谷寺夜鍾聞」更是以聲傳情,表達了詩人對登覽之景的無限期待與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與超脫的情懷。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