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生扇底系一佛柑似棗許大頗訝其觸手太柔迫視之則閨人所制也縫以黃絹貯以麝塵纖指扶疏屈伸多態不啻酷肖而已
線縷針鋒總法身,如來早已鑑精勤。
爲披千佛題名記,屈指於郎第幾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巨生:指某位姓巨的人。
- 扇底:扇子的底部。
- 佛柑:一種形狀類似柑橘的佛教供品,通常用於佛教儀式。
- 棗許大:像棗子那麼大。
- 頗訝:頗爲驚訝。
- 觸手太柔:手感非常柔軟。
- 閨人:指家中的女性,通常指妻子或女兒。
- 縫以黃絹:用黃色的絹布縫製。
- 貯以麝塵:裏面裝有麝香粉末。
- 纖指扶疏:形容手指纖細,動作輕柔。
- 屈伸多態:動作變化多樣。
- 不啻酷肖:不僅僅是非常相似。
- 歡喜讚歎:非常高興並表示讚賞。
- 綴二詩:附上兩首詩。
- 線縷針鋒:指縫製時的細線和針尖。
- 法身:佛教術語,指佛的真身。
- 如來:佛教中對佛陀的尊稱。
- 鑑精勤:看到並讚賞其精細和勤勞。
- 千佛題名記:可能指記錄衆多佛名的文獻或物品。
- 於郎:對某男子的稱呼,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親人。
- 第幾人:排名第幾位。
翻譯
巨生在扇子底部繫了一個佛柑,大小如棗子,手感異常柔軟,令人驚訝。仔細一看,原來是家中的女性精心製作的。她用黃色的絹布縫製,裏面裝有麝香粉末,手指的動作輕柔且多變,不僅僅是非常相似而已。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並表示讚賞,因此附上了兩首詩。
詩中提到,縫製時的細線和針尖都體現了佛的真身,佛陀已經看到了這份精細和勤勞。爲了記錄衆多佛名,我屈指計算,於郎在其中排名第幾位。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精緻的佛柑,展現了詩人對家中女性手工藝的讚賞和對佛教文化的尊重。詩中「線縷針鋒總法身」一句,巧妙地將日常的縫紉活動與佛教的莊嚴相聯繫,表達了詩人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後兩句則通過「千佛題名記」和「屈指於郎第幾人」的提問,增添了詩的神祕感和哲理性,使讀者在欣賞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對生活和信仰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