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昨夜輕寒透薄羅。曉來微雨忽相過。紅英一半已看無。 好句漫成嫌未切,那知總爲恨難模。日長雙黛奈顰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浣溪沙:詞牌名,原爲唐代教坊曲名。
  • 葉紈紈:明代女詞人。
  • 輕寒:輕微的寒意。
  • 透薄羅:透過薄薄的羅衣。
  • 曉來:清晨。
  • 微雨:細雨。
  • 忽相過:突然降臨。
  • 紅英:紅花。
  • 一半已看無:一半的花已經凋謝,看不見了。
  • 好句漫成:隨意寫成的詩句。
  • 嫌未切:嫌不夠貼切。
  • 那知總爲恨難模:哪裏知道總是因爲恨意難以描繪。
  • 日長雙黛奈顰何:日子長了,雙眉緊鎖,怎麼也舒展不開。

翻譯

昨晚輕微的寒意透過薄薄的羅衣。清晨,細雨突然降臨。紅花已經凋謝了一半,看不見了。

隨意寫成的詩句,總覺得不夠貼切,哪裏知道總是因爲恨意難以描繪。日子長了,雙眉緊鎖,怎麼也舒展不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清晨的景象,通過輕寒、微雨、凋謝的紅花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哀愁和無奈。詞中「好句漫成嫌未切,那知總爲恨難模」反映了詞人對於情感表達的掙扎和無力感,而「日長雙黛奈顰何」則進一步以形象的語言描繪了詞人因恨意而緊鎖的雙眉,無法舒展的愁容。整首詞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女詞人葉紈紈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卓越的文學才華。

葉紈紈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昭齊。葉紹袁長女,葉小鸞姐。三歲能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人風。嫁袁氏,鬱郁不得志。小鸞將嫁而卒,紈紈哭之過哀,發病死。有《愁言集》。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