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同兩妹戲贈母婢隨春

楊柳風初縷縷輕。曉妝無力倚雲屏。簾前草色最關情。 欲折花枝嗔舞蝶,半回春夢惱啼鶯。日長深院理秦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ēn):生氣,責怪。
  • 秦箏:古代的一種絃樂器,類似於古箏。

翻譯

楊柳輕拂,微風初起,輕輕地吹拂着。清晨梳妝時,顯得無力,倚靠在雲紋屏風旁。簾外的草色,最能觸動人的情感。 想要折下花枝,卻因舞動的蝴蝶而生氣;半夢半醒之間,春天的夢境被啼叫的鶯鳥打斷,令人煩惱。白日漫長,深院中彈奏着秦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日清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女子的心情變化。詩中「楊柳風初縷縷輕」以輕柔的筆觸勾勒出春天的氣息,而「曉妝無力倚雲屏」則傳達出女子的慵懶與無奈。後文通過「嗔舞蝶」和「惱啼鶯」表達了女子對自然界小動物的微妙情感,既愛又恨,反映了內心的複雜。最後「日長深院理秦箏」則以音樂作爲情感的寄託,展現了女子在漫長白日中的孤獨與沉思。整首詞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女詞人葉紈紈的才情與情感世界。

葉紈紈

明蘇州府吳江人,字昭齊。葉紹袁長女,葉小鸞姐。三歲能誦《長恨歌》,十三能詩,書法遒勁有晉人風。嫁袁氏,鬱郁不得志。小鸞將嫁而卒,紈紈哭之過哀,發病死。有《愁言集》。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