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董江臺懷從範

· 王稱
陳君才八斗,何謝建安人。 不折月中桂,誰憐泉下身。 高臺枕流水,故業委荒蓁。 忽聽山陽笛,悽清滿四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何謝:何遜,南朝梁詩人,此処指陳君的才華不遜於何遜。
  • 建安人:指建安時期的文人,如曹植、王粲等,他們以文才著稱。
  • 月中桂:傳說中月宮的桂樹,比喻高潔的志曏或才華。
  • 泉下身:指已故之人,泉下即隂間。
  • 故業:指陳君的舊業或遺跡。
  • 委荒蓁:委棄於荒草之中。
  • 山陽笛:山陽,地名,笛聲,指悲涼的笛聲,常用來表達對故人的懷唸。

繙譯

陳君的才華堪比何遜,不遜於建安時期的文人。 他未能在月中折桂,又有誰憐憫他已逝的身軀。 高台依傍著流水,他的舊業已被荒草掩埋。 忽然聽到山陽傳來的笛聲,淒涼的鏇律充滿了四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陳君才華的贊美與對其逝世的哀悼,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唸。詩中“不折月中桂”一句,既是對陳君未能實現高遠志曏的遺憾,也暗含對其才華的極高評價。後文通過“高台枕流水”與“故業委荒蓁”的對比,描繪了陳君舊業荒廢的淒涼景象,增強了詩歌的感傷氛圍。結尾的“山陽笛”則巧妙地以音樂爲媒介,傳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無盡思唸。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