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與山僧夜坐自牧馬大見過

· 王稱
移居深入水南村,五柳新栽正對門。 傍岸春流沿翠筱,亂藤棲鳥近黃昏。 牀頭折簡山人致,燈下名香野衲焚。 童子夜深知客至,隔鄰呼取醉芳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筱(cuì xiǎo):翠綠的小竹子。
  • 折簡:古代指寫信。
  • 山人:隱士。
  • 野衲(yě nà):指山野中的僧人。
  • 芳尊:指美酒。

繙譯

搬到水南村深処居住,新栽的五棵柳樹正對著家門。 岸邊的春水與翠綠的小竹子相映成趣,黃昏時分,亂藤上的鳥兒棲息。 牀頭放著給隱士的信件,燈下,山野僧人焚燒著名貴的香。 深夜時分,童子得知客人到來,隔著鄰居呼喚,準備共飲美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王稱在深山水南村的甯靜生活。詩中,“五柳新栽正對門”展現了詩人新居的景致,而“傍岸春流沿翠筱”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色渲染出一種恬淡的氛圍。詩的後半部分通過“牀頭折簡山人致”和“燈下名香野衲焚”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山野僧人的尊重。最後,“童子夜深知客至,隔鄰呼取醉芳尊”則生動地描繪了夜晚迎接客人的場景,增添了詩意的生活氣息。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