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照影莫唾井,種葵莫傷根。 傷根葵不生,唾井隳明神。 樂生北去趙,由余西霸秦。 壯士感知己,鄙人懷私恩。 止止且勿哀,千秋黃金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uī):毀壞。
  • 明神:神明,指神靈。
  • 樂生:指樂毅,戰國時期燕國名將。
  • 北去趙:指樂毅因被燕惠王猜忌,逃至趙國。
  • 由余:春秋時期秦國大夫,幫助秦穆公稱霸西戎。
  • 西霸秦:指由余幫助秦國在西邊稱霸。
  • 感知己:指對了解自己、賞識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 鄙人:謙辭,指自己。
  • 私恩:個人的恩惠。
  • 止止:停止,指不要再悲傷。
  • 黃金臺:古代傳說中的高臺,比喻高遠的志向或理想。

翻譯

不要向井中吐口水,種葵時不要損傷根部。損傷了根部葵就無法生長,向井中吐口水會毀壞神靈的明鑑。樂毅向北逃到趙國,由余幫助秦國在西邊稱霸。壯士感激瞭解自己的知己,我這個平凡的人也懷念個人的恩惠。不要再悲傷了,千秋之後還有黃金臺(高遠的志向)。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寓言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忠誠、感恩和理想的思考。詩中「照影莫唾井,種葵莫傷根」寓意深刻,告誡人們要珍惜和維護美好的事物。後文通過對歷史人物樂毅和由余的提及,強調了壯士對知己的感激以及個人對恩惠的懷念。最後,作者以「千秋黃金臺」作爲結尾,表達了對未來和理想的堅定信念,鼓勵人們在面對困境時不要放棄,要懷揣着遠大的志向繼續前行。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