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 王稱
直木忌先伐,甘井忌先竭。 何爲抱區區,昭如揭日月。 至人善閉關,埋照慎不發。 入獸不亂羣,虛舟任超越。 襄壄迷帝軒,汾陽枉堯轍。 棲心玄靈臺,可與人世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直木:挺直的樹木。
  • :忌諱,擔心。
  • 先伐:首先被砍伐。
  • 甘井:甜美的井水。
  • 先竭:首先乾涸。
  • 抱區區:懷抱着微小的事物或情感。
  • 昭如揭日月:比喻非常明顯,如同揭開日月一樣。
  • 至人:至高無上的人,指道德或智慧極高的人。
  • 閉關:閉門不出,比喻隱居或自守。
  • 埋照:隱藏光芒。
  • 慎不發:謹慎不輕易顯露。
  • 入獸不亂羣:即使進入獸羣也不會擾亂它們。
  • 虛舟:空船,比喻心無掛礙。
  • 任超越:任由超越,不受拘束。
  • 襄壄:地名,此處可能指古代的襄國。
  • 迷帝軒:迷失了帝王的軌跡。
  • 汾陽:地名,此處可能指古代的汾陽。
  • 枉堯轍:枉費了堯的足跡。
  • 棲心:寄託心靈。
  • 玄靈臺:深奧的精神境界。
  • 人世絕:與塵世隔絕。

翻譯

挺直的樹木擔心首先被砍伐,甜美的井水擔心首先乾涸。 爲何要懷抱着微小的情感,這些情感如同揭開日月一樣明顯。 至高無上的人善於閉門不出,隱藏自己的光芒,謹慎不輕易顯露。 即使進入獸羣也不會擾亂它們,心無掛礙,任由超越。 迷失了帝王的軌跡,枉費了堯的足跡。 寄託心靈於深奧的精神境界,可以與塵世隔絕。

賞析

這首詩通過直木和甘井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於顯露才華和情感的謹慎態度。詩人認爲,至高無上的人應該隱藏自己的光芒,不輕易顯露,以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超然。詩中「入獸不亂羣,虛舟任超越」展現了詩人對於不受外界干擾、自由自在境界的嚮往。最後,詩人寄託心靈於深奧的精神境界,表達了與塵世隔絕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於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