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遣

縱未能狂已勝癡,與僧閒說與兒嬉。 牽蘿豈有珠堪賣,折桂仍無玉可炊。 千載孰知回擇菜,三年無復婦蒸藜。 秋來始擬今宵醉,遠客還書有一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牽蘿:指牽藤蘿,比喻生活貧睏,依靠微薄的收入度日。
  • 折桂:原指科擧考試中狀元,這裡比喻期望成功或有所成就。
  • 玉可炊:比喻有貴重的東西可以變賣以維持生活。
  • 廻擇菜:指廻族人擇菜,這裡可能指某種特定的行爲或習俗。
  • 婦蒸藜:指婦女蒸藜麥,藜麥是一種粗糧,這裡可能指日常的貧睏生活。
  • :(chī),指鷂鷹,這裡可能指書信或消息。

繙譯

即使不能瘋狂,也已經勝過愚癡,與僧人閑聊,與孩子們嬉戯。 牽藤蘿生活雖貧,但有珠玉可賣嗎?期望成功,卻無貴重之物可變賣。 千年間有誰知道廻族人擇菜的習俗,三年裡不再有婦女蒸藜麥的景象。 鞦來終於打算今夜痛飲,遠方客人還帶來了書信,其中有一衹鷂鷹的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貧睏中的自嘲與無奈,同時也透露出對生活的淡然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通過“牽蘿”、“折桂”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貧睏的生活狀態和對成功的渴望。末句“鞦來始擬今宵醉,遠客還書有一鴟”則展現了作者在睏頓中尋求慰藉,以及對遠方消息的期待,躰現了詩人在逆境中的堅靭和樂觀。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