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十首

歷遍情場灩澦灘,近來心性耐波瀾。 引將妒女鎮訾裂,博得歡娘笑齒寒。 心斷猜嫌從客謗,貌無評泊恣人看。 東鄰一任持郎去,歡處如儂定不歡。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灩澦灘:灩澦(yàn yù),指長江三峽中的灩澦堆,比喻情場的險惡。
  • 妒女:指嫉妒的女子。
  • 鎮訾裂:鎮訾(zhèn zī),鎮壓、制服。裂,指心碎。
  • 歡娘:指喜愛的女子。
  • 笑齒寒:笑得牙齒都感到寒冷,形容笑得非常開心。
  • 心斷猜嫌:心中斷絕了猜疑和嫌隙。
  • 貌無評泊:外貌沒有評價和停留,即不在意外貌的評價。
  • 恣人看:任由別人看。
  • 東鄰:指東邊的鄰居。
  • 持郎去:指女子帶着情人離開。

翻譯

曾經歷盡情場的險惡,如長江的灩澦灘,如今我的心性已能耐受波瀾。 引得嫉妒的女子心碎,只爲博得心愛的女子開懷大笑。 心中不再有猜疑和嫌隙,任由客人誹謗;外貌不計較評價,任人觀賞。 東邊的鄰居任由她帶着情人離去,如果她像我一樣快樂,那她一定不會快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情場的深刻體驗和對情感的獨特見解。通過比喻情場爲灩澦灘,形象地描繪了情感世界的複雜和險惡。詩中「心性耐波瀾」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堅韌和成熟。後兩句通過對妒女和歡娘的對比,突顯了作者對真愛的追求和對嫉妒的超越。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作者對自由和快樂的嚮往,以及對他人情感選擇的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彥泓的情感智慧和人生哲理。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