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 ] 釋迦牟尼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爲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衆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爲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 ] 釋迦牟尼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爲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衆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爲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

圓覺經 · 辯音菩薩 [ ] 釋迦牟尼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爲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爲大衆及末世衆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

山居常寂光庵 [ ] 程俱

云何常寂光,遍在一切處。 元本住庵人,無來亦無去。

地藏經 · 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 [ ] 釋迦牟尼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衆生,校量佈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願世尊爲我說之。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吾今於忉

梵網經 · 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上 [ ] 鳩摩羅什

爾時,釋迦牟尼佛,在第四禪地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與無量大梵天王、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衆,說蓮花臺藏世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是時,釋迦身放慧光。所照從此天王宮,乃至蓮花臺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一切衆生,

集靈篇 · 五十 [ ] 陳繼儒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四 第四章明无相虚融 [ ] 傅翕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

維摩詰所說經 · 菩薩品第四 [ ] 鳩摩羅什

於是,佛祖對彌勒菩薩說:“你去維摩詰那裏探視病情吧?”彌勒回稟佛祖:“世尊,我恐怕不能去弛那裏探病哩。爲什麼呢?回憶往昔的時候,我曾經爲兜率天天主及其所領屬衆說修習無生法忍進到菩薩初地而不退轉的好處。

維摩詰經 · 菩薩品第四 [ ] 釋迦牟尼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爲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八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 [ ] 傅翕

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 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 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 三界众生乃迷骛,于其实录是无为。 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 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九 第九章明无断烦恼 [ ] 傅翕

君不见文殊妙德非为远,三障三毒即二空。 五分法身缠五阴,六入无知为六通。 四倒四果何曾异,八邪八正体还同。 七觉菩提性无别,七识流浪会真宗。 一切烦恼皆空寂,诸佛法藏在心胸。 恒将法忍相随逐,只自差舛

妙法蓮華經 ·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 ] 釋迦牟尼

爾時宿王華菩薩白佛言:“世尊,藥王菩薩、云何遊於娑婆世界,世尊,是藥王菩薩、有若干百千萬億那由他難行苦行,善哉、世尊,願少解說。”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

回波乐 其一 [ ] 王梵志

回波尔来时六大贼,不如持心断惑。 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 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头陀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 若悟生死之梦,一切求心皆息。

金剛經 · 第八品 · 依法出生分 [ ] 釋迦牟尼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爲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