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 [ 宋] 宋祁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
人忝玉堂署,魚還符節臺。
危心摧櫓罷,病眼刮雲開。
讀遍淮南詔,慚非視草才。
滇南大捷志喜四首 其四 [ 清] 毛奇齡
星垣振旅拂旌旄,南詔碑前解佩刀。
大將兵摧神石裂,長官司據麗江髙。
俘成宗廟看陳矢,凱獻端門有賜袍。
金馬碧鷄如可祀,王襃拜使敢言勞。
游賓川東西平、子厚、秀山、小泉、寄甫、二南諸友 [ 清] 袁嘉谷
晴風冉冉雪皚皚,蹴踏虛空萬馬來。
鸚鵡關前天地窄,鳳凰巢裏日星開。
東君暖與寒同釀,南詔今猶古異材。
要訪史遷漢時跡,迢遙蒼洱講書台。
壬辰寄謝陳伯璣先生選刻忠憫遺詩 [ 明] 黎延祖
古道誰於今日然,碑陰碩友記吾先。
交因陳實生前重,書識揚雄死後傳。
恨魄猶隨南詔鳥,吟魂應慰北邙煙。
鶹鸝感激知何用,四壁無藏自可憐。
立春前一日壽左佈政鴳居張先生 [ 明] 程本立
五十儒臣兩鬢絲,政緣赤子切寒飢。
化行南詔同中國,道在西銘覺後知。
賓幕梅花春意早,公堂柏樹午陰遲。
偕躋壽域蒼生願,載拜稱觴豈我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