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道士觀 [ ] 僧皎然

古觀秋木秀,冷然屬鮮飆。 瓊葩被修蔓,柏實滿寒條。 影殿山寂寂,寥天月昭昭。 幽期寄仙侶,習定至中宵。 清佩聞虛步,真官方宿朝。

題養正圗六十首 其二 膳斥鮑魚 [ ] 弘歷

教子乃稱慈,莫要於擇師。 公望徹膊闗,云非禮所宜。 助敎屏邪蒿,依然直道遺。

寄思道二首 其一 [ ] 鄭善夫

中歲倦六籍,出門事逺遊。 逺遊于何之,五嶽還三洲。 一鴈雲中鳴,訴訴如有求。 芒鞋嵗月晏,得壘東海頭。 談文竟晨夕,亦足銷吾憂。 相期每自勵,志决天河流。 阨運當奈何,捷徑不可由。 鳳鳥化梟鴟,纍乎行

書明道定性書後 [ ] 曾習經

舍止修觀非自性,舍觀修止異真如。 馬鳴舊有雙修論,未及程門定性書。

題習齋 [ ] 袁燮

寓形宇宙間,所至習乃成。 事以習故熟,藝以習故精。 嬰兒始匍匐,習之能自行。 南人初學沒,習慣如履平。 承蜩有餘巧,解牛新發硎。 是皆習熟故,見者爲之驚。 矧惟君子學,吾道深而宏。 欲窮聖賢域,精微故

題至遊庵兼簡庵中道友 [ ] 釋正覺

真實人居遍十方,至遊處處露堂堂。 鵝於水器擇其乳,蜂在華房採得香。 心鑑照中無垢翳,道環虛裏見神光。 能來鬧市住三昧,鳥度長空迹不彰。

自誡 [ ] 司空圖

我祖銘座右,嘉謀貽厥孫。 勤此苟不怠,令名日可存。 媒炫士所恥,慈儉道所尊。 松柏豈不茂,桃李亦自繁。 衆人皆察察,而我獨昏昏。 取訓於老氏,大辯欲訥言。

六祖壇經 · 懺悔 · 第三節 [ ] 慧能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爲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

至游堂二首 其一 [ ] 袁說友

力田須逢年,掘井須及泉。 學者志於道,如以規正圓。 及其見道時,攬轡誰爭先。 筌蹄蛻陳迹,羽化而登僊。 是中時反觀,一一人之天。 森然衆妙現,所見惟所便。 猗與至游者,日運萬里船。 胸中三景軸,與道相

妙法蓮華經 ·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 ] 釋迦牟尼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衆:“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衆:“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衆:“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是時菩薩大衆,彌勒爲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

妙法蓮華經 · 藥草喻品第五 [ ] 釋迦牟尼

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說如來真實功德。誠如所言,如來複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汝等若於無量億劫、說不能盡。迦葉,當知如來是諸法之王,若有所說,皆不虛也。於一切法,以智方便而

留題彭澤故縣修真觀 [ ] 張孝祥

五月問修途,今日一百里。 莫投彭澤縣,愧此邑中士。 古觀官道傍,借榻暫少憩。 折腰向道士,乞我五斗米。 聊爲奴僕飯,明日更早起。

踏雲行 [ ] 王處一

一得沖和,重觀幽勝。烏飛兔走交相應。化成天理任縱橫,丹爐萬道金光迸。 開度諸天,祝邀真聖。升騰發顯如如性。福生無量見元初,這回了了無修證。

傳習錄 · 卷中 · 答周道通書 · 六 [ ] 王守仁

來書雲:“今之爲朱、陸之辨者尚未已。每對朋友言,正學不明已久,且不須枉費心力爲朱、陸爭是非,只依先生‘立志’二字點化人。若其人果能辨得此志來,決意要知此學,已是大段明白了;朱、陸雖不辨,彼自能覺得。又

天道雖遠行 [ ] 釋文珦

天道雖遠,人心匪殊。 內直不欺,與天爲徒。 對越無媿,陟降恒俱。 祝史陳言,曾非矯誣。 桑林之禱,金縢之書。 至誠感通,如皷應桴。 神人以和,大信以孚。 不勉不思,自止于符。 天有常道,人無異塗。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