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史堂荔枝歌 [ 宋] 王十朋
君不見詩人以來一子美,莫年流落來夔子。賦詩三百六十篇,西瀼東屯客愁裏。
何人作堂畫遺像,收拾光芒榜詩史。堂前何有有荔枝,樹猶未老熟獨遲。
世人貴早不貴晚,倘非我輩誰賞之。涪陵昔遭妃子污,萬顆包羞莫能訴
次韻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 [ 宋] 黃庭堅
舞女荔支熟雖晚,臨江照影自惱公。
天與蹙羅裝寶髻,更挼猩血染殷紅。
本草綱目·果部·荔枝 [ 明] 李時珍
釋名
離枝、丹荔。
氣味
實:甘、平、無毒。
核:甘、溫、澀、無毒。
主治
實:
痘瘡不發。有荔枝肉浸酒飲,肉亦吃下。忌生冷。
風牙疼痛。用荔枝連殼燒存性,研末擦牙即止。
呃送不止。
米元暉待制歲以賜冰及荔子分遺季共而今年荔枝不至有詩次韻三首 [ 宋] 周紫芝
醉墨猶多御府珍,訪求公後出華勳。
知君家有荔枝帖,不減當年王右軍。
荔枝行送彭進士駿孫歸海鹽 [ 明] 釋今無
嶺南四月荔枝紅,嶺南五月荔枝熟。
村頭鎮日鳴高蟬,紫雲片片出深綠。
此果衆美難具陳,譬如上妙生天福。
蘇陀長吸色如虹,夏日不願遊天中。
雙環天女五銖紗,葳蕤瓔珞逗紅霞。
曾疑葛令骨飛去,竊之併上七金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