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 其一 [ ] 張英

閒門插栁栁絲輕,忽聴兒童笑語聲。 澹染麴塵纔有色,看來未省是清明。

減字木蘭花 閨情 [ ] 汪懋麟

女兒情性。不似楊花飛不定。 端坐窗紗。無悶無愁學繡花。 忽聞春鳥。彩線金針都撇了。 心若遊絲。牽惹春風別院飛。

送李師聃祖道長官赴衡州耒陽令 [ ] 鄒浩

視國如視家,愛民如愛子。 秉心金石堅,古人概如此。 今人亦古人,但患物轉徙。 遑遑聲利間,自不明本已。 安能使元元,一以父母比。 問其所居位,廣分國百里。 問其所食祿,盡出民骨髓。 奈何莫之思,顛倒以

京口桃李園作時戊寅春趙敬甫鄔汝翼陳永年同遊 [ ] 張元凱

三月弭帆京口渡,大堤十里垂楊護。 故人行樂桃李園,恰有花開一萬樹。 爛漫常生五色霞,氤氳散作晴空霧。 赤城忽擁錦江流,朱方即是瓊臺路。 遊子來回總是迷,佳人採摘還相妒。 拾翠尋芳樂未休,相逢且作少年遊

十和 [ ] 劉克莊

一夫倡禍翕然隨,白晝通都作祟奇。 割肉直將人喂虎,聞聲能感類求羆。 忽傳先輩逢清雪,失喜衰翁有黑絲。 自古英材須樂育,謂予不信質先師。

清明 [ ] 陸文圭

花聞花落總無情,贏得詩人百感生。 今日東蘭看梨雪,坡仙去後歲清明。

清明 [ ] 陸文圭

花開花落總無情,贏得詩人百感生。 今日東闌看梨雪,坡仙去後幾清明。

讀陶淵明詩 [ ] 李復

淵明才力高,詩語最蕭散。 矯首捐末事,闊步探幽遠。 初若不相屬,再味意方見。 曠然閒寂中,奇趣高蹇嵼。 衆辭肆滂葩,奸怪露舒慘。 彫刻雖雲工,真風在平澹。 距今幾百年,有作皆愧赧。 予嘗跂清塵,忽忽氣

秦望閣 [ ] 王十朋

紙上觀秦尚過秦,那堪山作眼中塵。 爲言高閣登臨者,莫作秦人視越人。

賀新涼 贈阿素 [ ] 黃人

金粉腥羶氣,總輸他、薛家錄事、樊家嬌婢。 又向嫦娥偷小字,蕩得秋情無際。 漸香入幽蘭心里。 名士傾城留本色,便掃眉不用江花替。 塵萬斛,眼波洗。 年來潘鬢成絲矣。 卅六天、從頭懺悔,紅情綠意。 多感憐

初出藍田路作 [ ] 白居易

停驂問前路,路在秋雲裏。 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 絕頂忽上盤,衆山皆下視。 下視千萬峯,峯頭如浪起。 朝經韓公坡,夕次藍橋水。 潯陽近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煩馬蹄跙,勞苦已如此。

雪竇紀遊四首 其二 [ ] 黃溍

幽尋指山椒,崖傾忽如瀉。 俯身視木末,懸水在足下。 冥冥巖岫中,宴坐奚為者。

感寓 [ ] 童軒

海外更九州,中有道名國。 男女恆裸形,衣裳笑襜復。 此事信不經,貸之乃異俗。 堂堂華夏域,禮教匪不足。 偷詐肆相欺,而寧知恥辱。 漿酒與藿肉,日飽牛馬腹。 視彼謹厚夫,羣嗤衆爭逐。 賈生倘可作,此亦堪

擬古 [ ] 方仁淵

側身天地間,俯仰無一是。 既非祝鮀佞,又無宋朝美。 直道事世人,焉得不讒毀。 讒毀日以來,我心日以哀。 仰視雙飛翼,引領空徘徊。 徘徊不能去,忽忽事多故。 往者不足論,來者亦何據。 知音不存我,蘭苕傷

白梅詩 [ ] 釋敬安

寒雪一以霽,浮塵了不生。 偶從溪上過,忽見竹邊明。 花冷方能潔,香多不損清。 誰堪宣淨理,應感道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