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十首 其二 降神用《高安》 [ 宋] 郊廟朝會歌辭
時維秋仲,夜寂天清。
實嚴姊事,用答陰靈。
壇壝斯設,黍稷惟馨。
雲車來下,庶歆厥誠。
紹興祀嶽鎮海瀆四十三首 其二十九 西嶽位酌獻用《成安》 [ 宋] 郊廟朝會歌辭
屹削厥方,風雲斯所。
陰邑有宮,侐侐俁俁。
清酤在尊,靈眷在下。
于俎獻兮,則莫我吐。
紹興祀嶽鎮海瀆四十三首 其三十七 奠玉幣用《明安》 [ 宋] 郊廟朝會歌辭
相予陰威,厥功浩浩。
一歲之功,何以爲報。
府有珪幣,我其敢私。
肅肅孔懷,于以將之。
哲宗傳受國寶三首 其三 《翔鶴》 [ 宋] 郊廟朝會歌辭
彼鳴在陰,亦白其羽。
聲聞于天,來集斯所。
勉勉我王,咸遂厥宇。
播于異物,受天多祜。
黃帝內經 · 素問 · 舉痛論 [ 漢] 無名氏
黃帝問曰:餘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今餘問於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矇解惑,可得而聞乎?
岐伯再拜
黃帝內經 · 素問 · 六微旨大論 [ 漢] 無名氏
黃帝問曰:嗚呼遠哉,天之道也!如迎浮雲,若視深淵,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極。夫子數言謹奉天道,予聞而藏之,心私異之,不知其所謂也。願夫子溢志盡言其事,令終不滅,久而不絕,天之道可得聞乎?
岐伯稽首
松月夜窓虚各以一字為韻 其二 [ 明] 彭孫貽
窗隂松桂寒,起㺯松際月。
夣中識故山,蒼蒼苔露滑。
故人京洛滿,玄黄爛篚厥。
西風歸去来,白雲卧天闕。
南有蠻爲陰子淑憲副作 [ 明] 顧清
南有蠻,穴都勻,反乎覆,傲以嚚。反噬厥主戕我民,鴟張四顧掠且焚。
繄陰侯,算若神,戢我武,綏以文。綏之弗來殲乃羣,蠻破膽,伏以馴。
釋不問,弘我仁,豕入其笠吾誰嗔。嗚呼普安城,亦吾人,一不戒,血成津。
素問 · 陰陽離合論 [ 漢] 無名氏
黃帝問曰:人有四經,十二從,何謂?岐伯對曰:四經應四時;十二從應十二月;十二月應十二脈。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
所謂陰者,真髒也。見則爲敗,敗必死也。
黃帝內經 · 素問 · 五藏生成 [ 漢] 無名氏
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其主腎也。
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榮脣也,其主肝也。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