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呂公,以其德齒。
敬之愛之,何時已已。
美哉呂公,文在其中。
見乎外者,古人之風。
維賢有德,神相其祉。
何以祝公,勿藥有喜。
呂仙亭前林木幽,呂仙仙去名空留。呂仙時乘黃鶴遊,中宵劍氣橫清秋。
世間萬事如浮漚,乾坤千古人悠悠。先生少年歌遠遊,齷齪富貴隘九州。
俗緣擾擾何時休,一杯喚子應掉頭,攜我去去昆崙丘。
上苑連侯第,清明及暮春。
九天初改火,萬井屬良辰。
頒賜恩逾洽,承時慶自均。
翠煙和柳嫩,紅焰出花新。
寵命尊三老,祥光燭萬人。
太平當此日,空復荷陶甄。
呂梁洪下水,已變作安流。
安流雖自好,只是滯歸舟。
太液池邊暑氣生,海榴英簇絳霞明。
蜀王新貢金花箑,御苑傳呼賜禮卿。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傷感,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
異方佔瑞氣,幹呂見青雲。
表聖興中國,來王謁大君。
迎祥殊大樂,葉慶類橫汾。
自感明時起,非因觸石分。
映霄難辨色,從吹乍成文。
須使流千載,垂芳在典墳。
祥輝上幹呂,鬱郁又紛紛。
遠示無爲化,將明至道君。
勢凝千里靜,色向九霄分。
已見從龍意,寧知觸石文。
狀煙殊散漫,捧日更氛氳。
自使來賓國,西瞻仰瑞雲。
聖布中區化,祥符異域雲。
含春初應呂,暈碧已成文。
東起隨風暖,西流共日曛。
升時嘉異月,爲慶等凝汾。
輕與晴煙比,高將曉霧分。
飄飄如可致,願此翊明君。
氾濫誠易挹,俊賢噬肯留。
愧君殊邂逅,卒歲能優遊。
會心到稽呂,訪古窮嬴劉。
誰令春風來,翩翩動歸舟。
千里在明發,一樽成獻酬。
江湖望魏闕,離思空悠悠。
居里還同朱壽昌,傳家應自呂榮陽。
學仙已悟黃梁枕,事死仍分彩服堂。
獨鶴歸來城郭是,三魚躍出井泉香。
子孫又爲明時用,忠孝須知系典常。
彭城三月風未和,呂梁雪消春水多。
濁浪蟠空作飛雨,崩濤薄岸成盤渦。
鮫人珠佩影明滅,龍女金支光蕩摩。
故山雲物幾時見,遷客此地長經過。
乍别吳闗两日程,曉風又過吕蒙城。
汀蘋烟樹休回首,縂是離人故國情。
自作新辭教綠珠,明君舞罷賜珊瑚。
翔風莫抱房中怨,塞上閼氏似爾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