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十表 · 秦楚之際月表 [ 漢] 司馬遷
太史公讀秦楚之際,曰:初作難,發於陳涉;虐戾滅秦,自項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間,號令三嬗。自生民以來,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
昔虞、夏之興,積善累功數十年,德洽百姓,攝行
資治通鑑 · 卷三 · 周紀三 [ 宋] 司馬光
起重光赤奮若,盡昭陽大淵獻,凡二十三年。
慎靚王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
衛更貶號曰君。
慎靚王二年(壬寅,公元前三一九年)
秦伐魏,取鄢。
魏惠王薨,子襄王立。孟子入見而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
資治通鑑 · 卷十 · 漢紀二 [ 宋] 司馬光
起強圉作噩,盡著雍閹茂,凡二年。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二零四年)
冬,十月,韓信、張耳以兵數萬東擊趙。趙王及成安君陳餘聞之,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
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韓信、張耳乘
三國志 · 魏書 · 文帝紀 [ 晉] 陳壽
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於譙。[一]建安十六年,爲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爲魏太子。[二]太祖崩,嗣位爲丞相、魏王。[三]尊王后曰王太后。
改建安二十五年爲延康元年。
史記 · 十表 ·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 漢] 司馬遷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魯、衛,地各四百里,親親之義,襃有德也;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
轉調二郎神 · 悶來無那 [ 周] 左丘明
悶來無那,暗數盡、殘更不寐。念楚館香車,吳溪蘭棹,多少愁雲恨水。陣陣回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想靜擁孤衾,頻挑寒灺,數行珠淚。
凝睇。傍人笑我,終朝如醉。便錦織回鸞,素傳雙鯉,難寫衷腸密意。緑鬢
戰國策 · 唐雎不辱使命 [ 漢] 劉向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
左傳 · 襄公 · 襄公十三年 [ 周] 左丘明
【經】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晉。夏,取邿。秋九月庚辰,楚子審卒。冬,城防。
【傳】十三年春,公至自晉,孟獻子書勞於廟,禮也。
夏,邿亂,分爲三。師救邿,遂取之。凡書「取」,言易也。用大師焉曰「滅」。弗
韓國公李善長 [ 清] 嚴遂成
韓國公,蕭何主守高于血汗功,誰連染之胡惟庸。
惟庸弟之親,可以贖其兄之身。
何至殺及七十人,獄辭傳著真不真。
嗚呼王虞部疏抗聲讀,一字一痛哭。
開國元勲傳,變為奸黨錄。
人言漢高心腸薄,不聞併赤蕭何族
史記 · 七十列傳 · 春申君列傳 [ 漢] 司馬遷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頃襄王以歇爲辯,使於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韓、魏,敗之於華陽,禽魏將芒卯,韓、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與韓、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黃歇適至於秦,聞秦
檃括格物之說 [ 明] 湛若水
大學崇至善,格物爲實地。
格者意身心,是謂至其理。
如彼之國都,親見乃知至。
平地說相輪,伯淳所以恥。
格之厥功何,知行並時詣。
終日及終身,惟此一大事。
何爲齊治平,即前物理是。
萬一本同原,體用元
合江亭記 [ 宋] 呂大防
沱江自岷而別.,張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水,而闊.溝以導之,大漑蜀郡、廣漢之田,而蜀已富饒。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來自西北而匯於府之東南,乃所謂二江雙流者也。沱舊循南隍,與江幷流以東。
唐人髙
豫讓論 [ 明]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於未形,保治於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爲名臣,死爲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爲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
漢書 · 志 · 五行志下之下 [ 漢] 班固
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穀樑傳》曰,言日不言朔,食晦。《公羊傳》曰,食二日。董仲舒、劉向以爲,其後戎執天子之使,鄭獲魯隱,滅戴,衛、魯、宋鹹殺君。《左氏》劉歆以爲正月二日,燕、越之分野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