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四 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 [ ] 傅翕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 虽说三无实无说,心为万境所由居。 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 抱朴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馀。 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 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

留別盧陲 [ ] 崔少玄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 太老之真,無上之仙。 光含影藏,形於自然。 真安匪求,神之久留。 淑美其真,體性剛柔。 丹霄碧虛,上聖之儔。 百歲之後,空餘墳丘。

颂 其八 [ ] 傅翕

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 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馀。 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二百五十一 [ ] 釋正覺

真見無形,真得無名。 全超影響,妙出塵情。 夜冷露濡而斗濕,天空霽闊而河橫。 無住而住,無生而生。 相隨却到門門底,樓閣關開彈指聲。

法性寺六祖戒壇 [ ] 李羣玉

初地無階級,餘基數尺低。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驚俗生真性,青蓮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鉢在曹溪。

和白沙真樂吟效康節體 [ ] 王夫之

真樂夫如何,我生天地間。 言言而行行,無非體清元。 春鳥鳴華林,秋水清寒淵。 無功之功微,乘龍而御乾。

偈 其六 [ ] 景岑

满眼本非色,满耳本非声。 文殊常触目,观音塞耳根。 会三元一体,达四本同真。 堂堂法界性,无佛亦无人。

长相思 [ ] 王吉昌

定心惺。识心停。 主客同宫湛湛宁。人牛不见形。 性真灵。像真灵。 动静无为混杳冥。圆空上下经。

汾陽十智同真二首 其二 [ ] 周志蕙

十智同真選佛科,汾陽佛法本無多。 愛心竭處尋真智,面目分明會也麽。

劉氏兄弟寫予真求贊時年七十 [ ] 周必大

骨相屯,氣宇塵。濁不盈,臞不清。視汝形,肖汝身。無古心,無時名。 乃久生,真幸民。

真容院再題 [ ] 弘歷

調御威光赫,畫工驚以退。 至今旃檀像,曰就水中繪。 而何彼㬅殊,全體現無晦。 安生肖真容,見僾聞如愾。 恒此住鷲峯,法雨三千溉。 誰能悟同異,欲與論觸背。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七十 [ ] 釋正覺

無像而像,有許模樣。 不真而真,只箇形神。 豁清也千巖萬壑而秋,光麗也諸塵百草而春。 恁麽來兮,處處相親。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二 第二章明真照无照 [ ] 傅翕

君不见真照分明性无照,通鉴坦荡复无平。 安住无明知明照,了达明照之无明。 一心永断于诸行,始复勤行于不行。 一心非心亦非一,无一无心行不生。 识心即是无生法,非离生法有无生。 若知诸缘性无起,随心颠倒

喜遷鶯 [ ] 無名氏

死生不怕。仗剛風一掃,般般都罷。獨露真常,不生枝節,性命亦無高下。亦無內外,其中就裏,元無真假。明萬法。這真如一點,不須安搭。 悟得無生話。無作無爲,大道無執把。六二明心,時時見性,只此萬緣不掛。處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一 第十一章明法身体用自在 [ ] 傅翕

君不见大士自观身中法,身是如来净法身。 虚空往还最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 出入毛孔而无碍,爱取尘时不染尘。 现处凡情等诸圣,离斯求道更无真。 建立诸法而无法,即是真如无上真。 亿劫本有而非故,于今现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