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端午日,兩度客中過。
酒憶金陵美,山看彭澤多。
枕欹書㫁續,嚢久艾消磨。
莫笑鄉心勇,黄魚壓子鵞。
午位符炎德,真人感赤精。
誕彌佳節近,四海祝長生。
寶典標靈日,明離正午方。
五行當火德,萬壽續天長。
曾約佳人端午歸,又期僚友面南池。
誰知猶阻重門鎖,未擬輕爲故國悲。
九節菖蒲應好在,十圍樗木正相宜。
微行細約寧忘我,卻話今朝會有期。
去日既巳盡,来者遂復然。
今時之陵邑,行即為桑田。
先聞秦所遣,男女皆不還。
窮髮並日出,路絕焉得前。
山林與世隔,何知亂相延。
巳分無緣記守宮,寧期有詔赴和戎。
單嬴夜夜無關鎖,相伴單于獵火東。
白鵠仙人去不回,可憐風木系深哀。
過門有客憐高德,住世無年惜妙才。
石瑞已誇麟種在,亟黃遙向鳳池來。
焚灰巳黯鬆楸上,別有餘光照夜臺。
重午宮衣賜百工,香羅疊雪葛含風。
誰知此日榮恩被,端自稱絲效繭功。
丹篆釵符綵縷鮮,承恩侍宴玉皇前。
一年一度爲端午,此去應須億萬年。
銀鐙如月鬭嬋娟,猶喜妻孥共綺筵。
雪滿靈山非禹域,灰明劫火在胡天。
尋聲已合知莊舄,辨貌能無怪魯連。
進德退耕俱悵望,起看朝綵遠峯巔。
辛巳夏七月,初五日正午。
太白燦然見,太陰亦俱覩。
索曆驗其次,太白躔在午。
兵爭周分野,天下氣當吐。
敬以詩識之,儲爲史官補。
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龍見,恩深犬馬知。
餘生儻可續,終冀荅明時。
午困因書又見尋,自添茶鼎候微吟。
病身未覺春風暖,柳色無端日日深。
紫薇花下玉丁東,夜午牽牛亦未中。
孔壁尚餘金石奏,捲班翻過玉成宮。
境與潮陽接,傳聞盜已平。
丁男無轉徙,弧卒有來迎。
東作千村急,南官幾個清。
廉材遺訓在,努力繼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