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曾建號,唐宋亦經過。
舊跡殘碑少,荒城蔓草多。
三韓迷姓氏,五國失山河。
絕域無文獻,蒼茫發浩歌。
程程物色使人羞,同上中原第一楼。
太行虽有摧车路,千载人人到上头。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寂莫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
荊南多巧說,宋玉尚微辭。
神女空魂夢,湘累已別離。
荒淫言是託,搖落氣何悲。
師弟皆忠愛,襄王自不知。
南宋詞人,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其堪與北宋人頡頏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詞可學,北宋不可學也。學南宋者,不祖白石,則祖夢窗,以白石、夢窗可學,幼安不可學也。學幼安者率祖其
宋公池上千竿竹,六月翛翛秋滿林。
漏日遊絲懸落絮,繞渠流水浴鳴禽。
江湖十載皆陳跡,風雨五更收壯心。
汲水細澆籬下菊,花時容我一登臨。
宋玉西行思不窮,長風吹旆入關中。
天臨寶劍清霜外,地接金城朔氣東。
漢月夜馳三輔道,秦雲朝謁九成宮。
政餘憶我尋芳訊,好寄南來塞上鴻。
宋玉多才賦遠遊,曾拈彩筆寫清秋。
西風吹斷南州夢,翡翠蘭苕總是愁。
立雪溯前型,比君家明道先生,经学渊源冠北宋;
坐风亲教泽,集全校昭华女子,心丧惨怛报西河。
清德鄉閭冠,嘗思宋柳州。
故家猶有後,季子更無求。
世業終能守,生涯僅足收。
傷心往來地,翩旐土岡頭。
顯徳衰微國祚遷,兒孤母寡足堪憐。
如何宋主迎□□,□□□□□□□。
幽程寧憚遠,野外意無窮。
山疊高低古,川流宛轉通。
采芝隨羽客,拾橡共狙公。
爛熳遊三日,塵勞頓覺空。
一百年來烟爨同,衣冠江左慕家風。
兒孫歌舞詩書內,鄉黨優游禮讓中。
孝弟筠編爭紀錄,門閭天語賜褒崇。
莫將六闕方朱氏,葉葉蒸嘗奉始終。
治平三年夏,蘇府君終於京師,光往吊焉。二孤軾、轍哭且言曰:“今將奉先君之柩歸葬於蜀。蜀人之祔也,同壟而異壙。日者吾母夫人之葬也,未之銘,子爲我銘其壙。”因曰:“夫人之德,非異人所能知也,願聞其略。”
大宋興隆膺靈符。鳳鳥感和銜素書。嘉樂之美通玄虛。
惟新濟濟邁唐虞。巍巍蕩蕩道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