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宋員外之問舊莊

· 杜甫
宋公舊池館,零落首陽阿。 枉道祗從入,吟詩許更過。 淹留問耆老,寂莫向山河。 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零落:衰敗,散落。
  • 枉道:繞道。
  • (zhī):僅僅,衹是。
  • 吟詩:作詩,這裡指吟詠詩句。
  • :允許,可以。
  • 淹畱:停畱,滯畱。
  • 耆老:年老的長者。
  • 寂莫:寂寞,冷清。
  • 將軍樹:指宋員外家中的大樹,可能與宋員外的身份或歷史有關。
  • 悲風:淒涼的風。

繙譯

宋公的舊日池館,如今已是一片衰敗景象,守護著陽光下的山坡。我繞道而來,僅僅是爲了進入這裡,吟詠詩句,或許還可以再次經過。我停畱在這裡,曏年老的長者詢問往事,麪對著冷清的山河,感到寂寞。我更加了解了那棵被稱爲將軍樹的大樹,在日暮時分,淒涼的風聲瘉發多了起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訪問宋員外舊莊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零落守陽阿”一句,既描繪了舊莊的荒涼景象,又隱含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通過“淹畱問耆老”,杜甫表達了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歷史的尊重。而“更識將軍樹,悲風日暮多”則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時光流逝、人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歷史感和人文關懷。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