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砥柱 其一 [ ] 張孫振

河勢逞狂奔,經茲天欲吞。 神工煩六甲,地道闢三門。 迴瀨盤巒柱,怒濤撼石根。 沛然禦仍發,別是小崑崙。

賜馬廷鸞四首 [ ] 趙昀

春秋萬古一權衡,筆削昭然揭日星。 道貫百王垂大法,義先五始定常經。 是非褒貶寓深意,理亂安危燭未形。 內夏外夷歸一統,燁然治象炳丹青。

敬和尚義堂詩韻 [ ] 程通

臣子須知仁義先,敢雲卑末兩能全。 側身天地求無愧,託跡培塿莫有傳。 擬易漫同揚子宅,憐貧安得範文田。 君王下贈瓊瑤句,蓬壁生輝韻更綿。

楞伽經 [ ] 陳藻

若向他經義已詳,此難成句也何妨。 昔人誤點經文會,更不回頭徇故常。

石马市新建义首书院,延余课士,作此勖之 [ ] 劉繹

路转峰回隔市喧,十年重许问仙源①。 弦歌能使干戈化,士气还须礼教敦。 我望他山先拜石,人来旧雨正开樽。 顾名岂第谈经义②,愿与诸君子细论。

三字經 [ ] 王應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

義副寺求 [ ] 釋堅璧

拈却義,除却法,過現未來,不消一劄。 大海波騰河四流,激湍衮衮吞三峽。 須彌山王拊掌笑,江神河神俱?跳。 留得珊瑚對月寒,九曲明珠無孔竅。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草部 · 王瓜 [ ] 無名氏

味苦寒。 主消渴內痹淤血,月閉,寒熱,痠疼,益氣,俞聾。一名土瓜。生平澤。 《名醫》曰:生魯地田野,及人家垣牆間,三月採根,陰乾。 案《說文》雲:萯,王萯也。《廣雅》雲:葵菇,瓜(婁瓜),王瓜也。《夏

安公 [ ] 靈一

彌天稱聖哲,象法初繄賴。 弘道識行藏,匡時知進退。 秦王輕與舉,習生重酬對。 學文古篆中,義顯心經內。 法服應華夏,金言流海岱。 西方浮雲間,更陪龍華會。

翻經臺 [ ] 董嗣杲

過門跬步入香林,七葉遺陰地尚靈。 曾借東山康樂手,共翻北本涅槃經。 闌腰葉擁空臺赤,石罅泉通遠筧青。 雲掩蓮花峯下座,若人演義若人聽。

送僧試經赴金陵 [ ] 王恭

奉詔西遊說梵經,秋風應到石頭城。 帆飛楚水舟中飯,夢落淮山樹裏行。 一錫獨攜空界月,三車遙對廣庭聲。 禪心彼此隨緣住,塵世空驚遠別情。

贈背書人王生 [ ] 方岳

我無王書二千六百紙,空有六經四十三萬字。荒山寒入雪夜燈,三十年來無本子。 壁魚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石爐煮餅深注湯,自向胸中相料理。

奉和聖制夏日遊石淙山 [ ] 姚崇

二室三塗光地險,均霜揆日處天中。 石泉石鏡恆留月,山鳥山花競逐風。 周王久謝瑤池賞,漢主懸慚玉樹宮。 別有祥煙伴佳氣,能隨輕輦共蔥蔥。

楚人蕭符長以新邑王蘆人令公書至賦別 [ ] 何吾騶

小窗尊酒未成歡,一讀新篇欲別難。 王宰當年廑抱璞,祇今知己滿長安。

送定師南遊 [ ] 穆脩

營營學佛徒,皆喜訾吾道。 憐師獨異羣,儒藝知探討。 誦詩三四章,往往見詞藻。 玉璞在琢磨,不難成至寶。 知予本好古,身服仁義老。 勤請送行詩,安足慰枯槁。 別時汝潁路,涼葉經秋早。 南遊何當還,江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