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 [ ] 楊維楨

平時詭語難爲信,醉後微言卻近真。 昨夜寄將雙豆蔻,始知的的爲東鄰。

諸子百家 [ ] 偰逊

一夜山中雨,林端風怒號。 不知溪水漲,只覺釣船高。

看論語四首 [ ] 陳淵

直從堯舜以中傳,又到東丘續斷絃。 看取子思親的處,始知論語自無偏。

黃子厚詩序 [ ] 朱熹

餘年十五六時,與於厚相遇於屏山劉氏齋館,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餘一歲,讀書爲文,略相上下,猶或有時從餘切磋,以進其所不及。後三四年,餘猶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躍驟進,若不可以尋尺計,出語落筆,輒驚坐人。餘

沉醉東風 · 雙調 · 咫尺的天南地北 [ ] 關漢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手執着餞行杯,眼閣着別離淚,剛道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捨不得,好去者,望前程萬里。

書楮衾語 [ ] 無名氏

的的的,孰令爾紙被似鈔角。 問我何處住,五色雲中住。 問我是何姓,杓子少個柄。 爾也錯,我也錯,不如歸去! 的的的。

淮南送節度盧端公將命之汴州端公常爲汴州相公從事 [ ] 羅隱

吹臺高倚圃田東,此去軺車事不同。 珠履舊參蕭相國,綵衣今佐晉司空。 醉離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園密雪中。 到彼的知宣室語,幾時徵拜黑頭公。

三高亭 [ ] 釋居簡

雪灘祠三高,高字累三子。 故夫三子者,凜凜元不死。 西風動歸思,不與歌散殊。 用則謀人國,不用淪江湖。 名節照勳庸,人與秋容潔。 浩然天地中,朣朣湛華月。

墨子 · 第二十七章 · 天志(中) [ ] 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慾爲仁義者,則不可不察義之所從出。”既曰不可以不察義之所欲出,然則義何從出?子墨子曰:“義不從愚且賤者出,必自貴且知者出。”何以知義之不從愚且賤者出,而必自貴且知者出也?曰

維摩詰經 · 弟子品第三 [ ] 釋迦牟尼

我曾經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候佛在毗耶離城的菴羅樹園中,與八千大比丘在一起,還有三萬二千位菩薩。菩薩們都是一切人衆所熟悉的,無論道行,無論智慧都已經成就,並獲得了諸佛如來的威力助持,自身也便成了護法

挽曾国荃联 [ ] 曾廣照

感恩惭无报德,知己惧不如人,与文正高厚同依,仕依吴,居倚楚; 光宗忽失后贤,安国又亡硕辅,并惠敏中外齐哭,昨哭叔,今哭公。

老殘遊記 · 第十三回 · 娓娓青燈女兒酸語 滔滔黃水觀察嘉謨 [ ] 劉鶚

話說老殘復行坐下,等黃人瑞吃幾口煙,好把這驚天動地的案子說給他聽,隨便也就躺下來了。翠環此刻也相熟了些,就倚在老殘腿上,問道:“鐵老,你貴處是那裏?這詩上說的是什麼話?”老殘——告訴他聽。他便凝神想了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十一 [ ] 王守仁

問:“人心與物同體,如吾身原是血氣流通的,所以謂之同體。若於人便異體了,禽、獸、草、木益遠矣!而何謂之同體?” 先生曰:“你只在感應之機上看。豈但禽、獸、草、木,雖天地也與我同體的,鬼神也與我同體的

柳子厚墓誌銘 [ ] 韓愈

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爲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爲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爲縣令江南。其後以不能媚權貴,失御史。權貴人死,乃復拜侍御史。號爲

送友赴試 [ ] 陳是集

尚餘文字債,與子自相關。 所向無堅壘,那能不解顏。 懸知吐鳳處,端的射鵰還。 此地春光好,流鶯語亦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