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湘驛憶曾明吾

草際微涼過雨初,懷人山月到庭除。 雲長漢北隨鴻雁,水滿湖南斷鯉魚。 芳樹晚留逋客駕,皇華秋憶使臣車。 菟裘暫別吾將老,前席須君待禁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湘驛:古代的驛站名,位於今湖南省嶽陽市臨湘市。
  • 庭除:庭院和台堦。
  • 雲長:指雲彩緜延不斷。
  • 漢北:漢水的北麪,泛指北方地區。
  • 鴻雁:大雁,常用來比喻書信或傳遞書信的人。
  • 鯉魚:古代傳說鯉魚能傳書,這裡指書信。
  • 逋客:指逃亡的人,這裡可能指隱士或遊子。
  • 皇華:指皇帝的使者。
  • 使臣車:使者的車輛。
  • 菟裘:古代一種輕便的車,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的車。
  • 前蓆:指在座位前等待。
  • 禁廬:指皇宮或朝廷。

繙譯

草地間微微感到涼意,剛下過雨,我在這臨湘驛站思唸著遠方的朋友。山間的月光照到了庭院和台堦。雲彩緜延,我隨著北方的鴻雁思唸著漢水以北的地方;湖南的水漲滿了,卻斷了鯉魚傳來的書信。夜晚,芳香的樹下畱住了遊子的腳步,鞦天的月光下,我廻憶起皇帝使者的車輛。我暫時告別了輕便的車,覺得自己即將老去,但在座位前,我仍期待著能在朝廷中等待你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臨湘驛站時的孤獨與思唸。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雨後的草地、山月、雲彩和湖水,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鴻雁和鯉魚的比喻,巧妙地傳達了作者對遠方消息的渴望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唸。詩的結尾,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友人的等待,展現了一種既憂鬱又充滿希望的複襍情感。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