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褒忠公墓

步出城南門,來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 昔人重忠節,尸祝掞崇宇。 自從兵甲興,萬物散風雨。 碑爲攻城炮,屋作臨衝柱。 淒涼今日事,豈異金源苦。 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撐拄。 飢烏啄人腸,飛過淮河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屍祝:祭祀時致禱詞的人。
  • (shàn):光耀,照耀。
  • 金源:指金朝。
  • 塚傍:墳墓旁邊。

繙譯

我走出城南門,前來祭拜褒忠墓。 墓高不過三四尺,棠梨樹已不見蹤影。 古人重眡忠貞節操,祭祀時禱詞光耀崇高的殿宇。 自從戰亂興起,萬物如同被風雨吹散。 墓碑成了攻城的砲彈,房屋被用作攻城的柱子。 今日的淒涼景象,與金朝的苦難何其相似。 墳墓旁新添的骨骸衆多,淩亂地相互支撐。 飢餓的烏鴉啄食人腸,飛過淮河而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墓地的淒涼景象,通過對褒忠墓的描寫,反映了戰爭對歷史遺跡和人文精神的破壞。詩中“墓高三四尺,棠梨已無樹”一句,既表現了墓地的荒涼,也隱喻了忠烈精神的凋零。後文通過對比昔日的崇高祭祀與今日的戰亂破壞,深刻批判了戰爭的殘酷,表達了對忠貞節操的懷唸和對和平的渴望。

葉子奇

明浙江龍泉人,字世傑,號靜齋。王毅弟子。元末,朱元璋軍入處州,上書請以“龍鳳”繼宋正統。以薦授巴陵主簿。洪武十一年,以事牽連下獄。旋得釋。有《草木子》、《太玄本旨》、《靜齋集》。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