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嶽二首

· 王樵
何事生天地,終年只蔀藏。 我行似黃鵠,一舉見員方。 拱挹惟嵩華,朝宗有太行。 身疑凌倒景,視下亦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蔀藏(bù cáng):遮蔽隱藏。
  • 黃鵠(huáng hú):古代傳說中的大鳥,比喻高飛的志向。
  • 員方(yuán fāng):指周圍的四方。
  • 拱挹(gǒng yì):環繞、拱衛。
  • 嵩華(sōng huá):指嵩山和華山,中國的名山。
  • 朝宗(cháo zōng):朝拜、歸向。
  • 太行(tài háng):山脈名,位於華北平原西部。
  • 凌倒景(líng dǎo jǐng):形容站在高處,俯視下方的景象。
  • 蒼蒼(cāng cāng):深青色,形容天空或山川的顏色。

翻譯

天地間何物能生,終年只是遮蔽隱藏。 我行如黃鵠高飛,一舉便見四方景象。 嵩山華山環繞拱衛,太行山脈朝拜歸向。 身形似凌駕倒影之上,俯視下方亦是蒼蒼茫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登高望遠的壯闊景象,通過比喻和誇張手法,表達了對自然山川的敬畏之情。詩中「黃鵠」、「員方」、「嵩華」、「太行」等詞語,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對大自然的深刻感悟。末句「視下亦蒼蒼」更是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幅遼闊無垠的天地畫卷,體現了詩人超然物外、心懷天下的情懷。

王樵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明遠。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行人。歷刑部員外郎,著《讀律私箋》,甚精核。萬曆初,張居正知其能,任爲浙江僉事,擢尚寶卿。以請勿罪反對居正奪情視事之言官,忤居正,出爲南京鴻臚卿,旋罷。後再起至右都御史。有《方麓居士集》。 ► 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