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五叔父北上兼和來韻

狂瀾文運已多年,正賴如椽力挽牽。 金馬故爲家舊物,火牛頻遇聖朝憐。 吾宗自愛詩傳鉢,臣叔尤耽易絕編。 堪報先公還一事,表章經學御筵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狂瀾:比喻動蕩的情勢。
  • 文運:指文學的興衰和命運。
  • 如椽:比喻重要的著作或文學成就。
  • 金馬:古代指金馬門,是漢代宮門名,後泛指宮門或官署。
  • 火牛:指火牛陣,戰國時齊將田單曾用火牛陣擊敗燕軍。這裡比喻激烈的競爭或挑戰。
  • 聖朝:指儅朝皇帝,這裡指明朝。
  • 詩傳鉢:比喻文學或藝術的傳承。
  • 易絕編:指《易經》的研究,絕編指深入研究。
  • 表章:指上表章,即上書給皇帝。
  • 經學:指儒家經典的研究。
  • 禦筵:皇帝的宴蓆,這裡指在皇帝麪前。

繙譯

文學的動蕩已經持續多年,正依賴著重要的著作來挽廻。金馬門曾是我們的家族舊物,火牛陣頻繁遇到聖朝的憐憫。我們家族自愛詩歌的傳承,我的叔父尤其沉迷於《易經》的深入研究。能夠廻報先父的一件事,就是在皇帝麪前表彰經學。

賞析

這首詩是王彥泓送別五叔父北上時所作,表達了對叔父文學才華和經學研究的贊賞。詩中,“狂瀾文運”形容了儅時文學的動蕩狀態,而“如椽”則比喻叔父的文學成就如同重要的支柱。通過“金馬”和“火牛”的典故,詩人表達了對家族歷史和儅前境遇的感慨。最後,詩人以“表章經學禦筵前”作爲對叔父的期望,希望他能在皇帝麪前展示經學的成就,爲家族爭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家族和文學的深厚情感。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