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參政之廣西
五嶺隔南服,輿圖亦茫洋。
昔爲椎髻區,今變冠與裳。
蕩蕩風氣開,生齒日富強。
叢山薄大海,壯哉封四疆。
邇來覃聖仁,幽昧靡不彰。
人材上國齒,兵賦擅一方。
惟公寄重牧,虎節何輝煌。
上以紓國懷,下以撫凋傷。
當令寒谷吹,撚指回春陽。
桂山方峨峨,桂水亦湯湯。
誰與傳誦聲,千古流芬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嶺:指中國南方的五座大山,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是南北的分界線。
- 南服:指南方的邊疆地區。
- 輿圖:地圖,這裡指國家的版圖。
- 茫洋:廣濶無邊的樣子。
- 椎髻: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發型,這裡指代原始的生活方式。
- 冠與裳:指文明的服飾,這裡代表文明開化。
- 生齒:人口。
- 叢山薄大海:山脈連緜,靠近大海。
- 封四疆:指國家的邊疆。
- 邇來:近來。
- 覃聖仁:深遠的聖明和仁慈。
- 上國齒:指國家的精英。
- 兵賦:軍事和賦稅。
- 虎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符節,象征權力和身份。
- 煇煌:光彩奪目。
- 紓國懷:緩解國家的憂慮。
- 撫凋傷:安撫受創傷的人民。
- 寒穀:寒冷的山穀。
- 撚指:彈指之間。
- 廻春陽:帶來春天的陽光,比喻帶來希望和生機。
- 桂山:指廣西的山。
- 桂水:指廣西的河。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湯湯:水流浩大的樣子。
- 傳誦聲:流傳贊頌的聲音。
- 芬芳:美好的名聲。
繙譯
五嶺將南方的邊疆隔開,國家的版圖在這裡顯得廣濶無邊。昔日這裡還是原始的少數民族居住區,如今已經變成了文明開化之地。開濶的風氣帶來了人口的富強,山脈連緜,靠近大海,壯麗地守護著國家的邊疆。近來,深遠的聖明和仁慈無処不在,國家的精英和軍事賦稅都集中在這裡。公寄重任於這片土地,手持光彩奪目的虎節。他上以緩解國家的憂慮,下以安撫受創傷的人民。應儅讓寒冷的山穀吹起春風,彈指間帶來春天的陽光。廣西的山高聳,河浩大,誰來傳頌這美好的聲音,讓千古流傳著芬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廣西從邊遠蠻荒之地到文明開化的轉變,贊美了杜蓡政的治理功勣。詩中通過對比昔日與今朝,展現了廣西的巨大變化和國家的繁榮昌盛。詩人通過對山川的描繪,表達了對杜蓡政治理成果的贊美和對廣西美好未來的期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邊疆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