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別離

· 王稱
將軍嫖姚北伐時,漢兵五道同出師。 使者三河募豪傑,材官半是幽並兒。 雁門燕郊一丈雪,交河蹴踏層冰裂。 鳥旆遙翻青海雲,蛇弓亂射陰山月。 青海陰山若個邊,芳閨桃李爲誰妍。 三年玉箸頻啼處,萬里金鉦尚未旋。 機中錦字織成久,漫訴相思別離後。 鴛被春來夜夢多,龍沙秋盡寒川走。 飛書昨夜入咸陽,詔更徵兵屯朔方。 苦戰匈奴圍未解,鐵衣著盡邊庭霜。 邊庭風霜那可度,望斷關山不知處。 衣冠詎惜鸞帶賒,樓高枉盼鴻音暮。 自古封侯燕頷身,肯思中婦鳳樓塵。 但令疏勒風煙掃,丼作陽臺雲雨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嫖姚(piáo yáo):古代官名,漢代霍去病曾任此職。
  • 材官:古代官名,負責選拔人才。
  • 幽並兒:指幽州和幷州的勇士。
  • 交河:地名,位於今新疆吐魯番。
  • 蹴踏(cù tà):踩踏。
  • 鳥旆(niǎo pèi):軍旗。
  • 蛇弓:形狀彎曲如蛇的弓。
  • 陰山:山名,位於內蒙古。
  • 玉箸:玉製的筷子,此處比喻眼淚。
  • 金鉦:古代軍中用以指揮停止的樂器。
  • 機中錦字:指織錦上的文字,比喻書信。
  • 龍沙:指邊塞沙漠。
  • 咸陽:地名,今陝西省咸陽市。
  • 朔方:地名,古代指北方邊疆。
  • 鐵衣:鐵甲,指戰士的盔甲。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飾,代指士人。
  • 鸞帶:華美的帶子。
  • 鴻音:指遠方傳來的消息。
  • 燕頷:形容人的下巴如燕子般尖細。
  • 陽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高遠的地方。

翻譯

將軍在北方嫖姚地區進行北伐時,漢朝的軍隊分五路同時出征。使者在三河地區招募英勇的豪傑,選拔的官員大多是來自幽州和幷州的勇士。雁門和燕郊地區積雪深厚,交河的冰層被踩踏得裂開。軍旗在青海的雲端飄揚,彎曲的弓箭射向陰山的月光下。青海和陰山是哪個邊疆,美麗的家園中桃花和李花爲誰而綻放。三年來,玉箸般的淚水不斷流淌,萬里之外的軍隊尚未歸來。織錦上的文字已經織成很久,隨意訴說着相思和別離後的心情。春天來臨時,夜晚的夢境多起來,邊塞的沙漠中寒流奔涌。昨夜飛書傳到咸陽,詔令再次徵兵駐守北方邊疆。艱苦的戰鬥中匈奴的包圍仍未解除,戰士們的鐵甲上沾滿了邊疆的霜雪。邊疆的風霜難以忍受,望穿了關山卻不知歸途在何處。士大夫們豈會吝惜華美的帶子,高樓上的人徒勞地盼望着遠方的消息。自古以來,那些下巴尖細如燕子的人渴望封侯,又怎會思念家中的婦人。只要能掃清疏勒的風煙,就不再是陽臺上的雲雨之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將軍北伐的壯烈場景和戰士們的艱辛生活,同時也表達了家中婦女對遠方徵人的深切思念。詩中通過對比邊疆的嚴酷與家園的溫馨,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語言雄渾有力,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邊塞詩的典型風格。通過對戰爭與和平、家國與個人的對比,詩人深刻地反映了時代的風貌和人民的情感。

王稱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東東阿人,字孟揚,一作孟揚。洪武中領鄉薦,入國子監。旋陳情養母。永樂初授國史院檢討,與修《永樂大典),充副總裁。旋參英國公張輔軍攻交趾,還守故官。與解縉交好,後坐縉黨,下獄死。爲人目空四海,辯若懸河,視餘子瑣瑣,以是名雖日彰,謗亦隨之。有《虛舟集》。 ► 485篇诗文

王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