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州裴氏盛德堂

· 王佐
晉國亡來六百年,雲礽今見海南邊。 風流尚是元和腳,主客誰同南渡賢。 落落珠崖餘棟宇,盈盈綠野舊風煙。 我懷三姓傷千古,欲向杭州問老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崖州:今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
  • 裴氏盛德堂:裴氏家族的祠堂,裴氏是唐代著名的家族。
  • 雲礽:指遠孫,即遠代的子孫。
  • 元和腳:指唐代元和年間的風尚。
  • 主客:指主人與客人,這裏可能指當時的文人雅士。
  • 南渡賢:指南宋時期渡江南遷的賢人。
  • 落落:形容孤獨,不遇合。
  • 珠崖:即崖州,古稱珠崖。
  • 棟宇:房屋的正中和四垂,也泛指房屋。
  • 盈盈:形容水清澈、晶瑩。
  • 綠野:指田園風光。
  • 三姓:具體指哪三姓未詳,可能指與裴氏有關的其他兩個家族。
  • 千古:指久遠的年代。
  • 杭州:指南宋的都城臨安,即今杭州。

翻譯

自從晉國滅亡至今已有六百年,如今在海南邊還能見到裴氏的後代。 這裏的風尚依舊保持着唐代元和年間的特色,但不知現在誰是這裏的主人,誰又是客人,如同南渡的賢士們一樣。 孤獨地矗立在珠崖的裴氏祠堂,只剩下空蕩的房屋,而那田園風光中的舊日風煙已不復存在。 我心中對裴氏及其他兩個家族的歷史感到悲傷,想要向杭州的老天詢問這一切的緣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崖州裴氏盛德堂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感慨和對家族衰落的哀思。詩中,「晉國亡來六百年」一句,既是對時間的追溯,也隱含了對家族興衰的思考。後文通過對「元和腳」、「南渡賢」等歷史元素的引用,進一步以古諷今,抒發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歷史的懷念。結尾的「欲向杭州問老天」則透露出詩人對歷史變遷的無奈和對家族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歷史感和滄桑感。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