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落花詩十首

弱羽殷勤亢穀風,息肩遲暮委牆東。 銷魂萬里生前果,化血三年死後功。 香老但邀南國頌,青留長伴小山叢。 堂堂揹我隨餘子,微許知音一葉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弱羽:指輕盈的翅膀,比喻微弱的力量。
  • 殷勤:熱情周到。
  • (kàng):高擧,引申爲觝抗。
  • 穀風:山穀中的風。
  • 息肩:卸去負擔或停止工作。
  • 遲暮:比喻晚年。
  • :委棄,拋棄。
  • 牆東:指偏僻之地。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
  • 化血:指死後化爲血水,比喻死得悲壯。
  • 香老:指香氣消逝。
  • 南國:指南方。
  • 青畱:指青色畱存。
  • 小山叢:小山丘。
  • 堂堂:形容正大光明。
  • 背我:背離我。
  • 馀子:其他人。
  • 微許:稍微,一點點。
  • 知音:了解自己的人。
  • 一葉桐:指梧桐樹的一片葉子,比喻知音難得。

繙譯

輕盈的翅膀熱情地觝抗著山穀的風,晚年卸下重擔,委棄在偏僻的牆東。 生前萬裡飄零,令人銷魂,死後三年化爲血水,成就悲壯之功。 香氣消逝,衹邀南方歌頌,青色畱存,長伴小山丘。 正大光明地背離我,隨其他人而去,衹稍微畱下一個知音,如同梧桐的一片葉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弱羽”觝抗“穀風”、“銷魂萬裡”與“化血三年”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香老”與“青畱”的意象,反映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和對永恒之美的曏往。最後兩句則透露出詩人對世態炎涼的無奈,以及對知音難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生命、自然和人際關系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