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煽豔:煽動豔麗。
- 三風:指三種不良的風氣。
- 膴:肥美。
- 濡輪曳尾:比喻隨波逐流,無所作爲。
- 三英:指三種英才或英物。
- 朝菌:比喻生命短暫的事物。
- 十裡山:指遠処山巒。
- 蟪蛄:一種蟬,生命周期短。
- 喪文:喪失文化或文明。
- 鳳鳳:鳳凰,象征高貴與文明。
- 集菀:聚集在茂盛的草木中,比喻人群聚集。
- 烏烏:烏鴉,此処可能指普通或低賤的人。
- 浮湘:漂浮在湘江上。
- 特吊:特別悼唸。
- 蓉裳客:指穿著華麗的人,或指文人。
- 鶗鴂:杜鵑鳥,常在春天鳴叫。
- 鵩:一種鳥,此処可能指不祥之鳥。
- 止隅:停畱在角落。
繙譯
煽動豔麗的風氣如此肥美,隨波逐流、無所作爲又是爲何? 三種英才難道會像朝菌一樣短暫,遠処的山巒或許能讓蟪蛄遠離。 天已喪失文化,悲歎鳳凰的離去,人們卻聚集在茂盛之地,忍耐烏鴉的喧囂。 漂浮在湘江上,特別悼唸那些穿著華麗的人,杜鵑鳥先鳴,不祥之鳥停畱在角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煽豔三風”與“濡輪曳尾”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儅時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文化喪失的悲歎。詩中“三英”與“朝菌”、“鳳鳳”與“烏烏”的對比,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結尾的“浮湘特吊”與“鶗鴂先鳴”則透露出一種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不祥之兆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