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雁

漏轉更深月滿樓,雁飛遠送一聲秋。 聯翩曉起芙容苑,三五寒迷蘆荻洲。 古塞離雲常漠漠,空山落木共悠悠。 瀟湘自是饒樑稻,應爲隨陽向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漏轉更深:指夜已深,漏壺中的水滴聲提醒着時間的流逝。
  • 月滿樓:月亮高掛在樓閣之上,形容月光明亮。
  • 聯翩:形容雁羣飛行的樣子,連續不斷。
  • 芙容苑:指花園,芙容即芙蓉,指花園中的植物。
  • 三五寒迷:三五指雁羣中的幾隻,寒迷形容雁在寒冷中迷失方向。
  • 蘆荻洲:長滿蘆荻的河洲,蘆荻是一種水生植物。
  • 漠漠:形容雲霧密佈,模糊不清的樣子。
  • 落木:落葉。
  • 瀟湘: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水,這裏泛指湖南地區。
  • 饒梁稻:指湖南地區豐富的糧食,梁稻是古代對糧食的稱呼。
  • 隨陽:指雁隨季節變化而遷徙,陽指溫暖的南方。
  • 帝州:指京城,這裏可能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翻譯

夜已深,漏聲中更顯得寂靜,月亮高懸在樓閣之上。雁羣飛過,遠遠傳來一聲秋的呼喚。清晨,雁羣連續不斷地從花園上空飛過,幾隻雁在寒冷中迷失在長滿蘆荻的河洲。古老的邊塞上,雲霧密佈,空山中落葉與雁羣一同悠悠飄落。湖南地區自然富饒,糧食充足,雁羣應是爲了追隨溫暖的南方而向着京城遷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深秋夜晚的景象,通過雁羣的遷徙來表達季節的變遷和邊塞的孤寂。詩中「漏轉更深月滿樓」一句,以夜深人靜、月光皎潔爲背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文通過對雁羣飛行和迷失的描寫,以及對邊塞和湖南地區的對比,展現了雁羣遷徙的自然規律和人們對溫暖與富饒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季節變化的敏銳觀察與深刻感受。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