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 · 病後作

問還餘、鶯花幾許,容吾酬盡春債。向來淡墨寫虛空,也須添朱着黛。真狡獪。拈一片、落英欲揉韶光碎。潑天無賴。拚古廟香爐,荒村迓鼓,社夥從新賽。 癡絕處,瘦骨披襟瀟灑。倚闌目斷天外。歸禽誰戢雙雙翼,棲穩垂楊煙靄。空慚愧。噴熱血、心肝摘出從人賣。寸絲留在。便棠杜雲寒,白楊風起,不道餘香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鶯花:指春天的景色。
  • 容吾酬盡春債:允許我盡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 淡墨寫虛空:用淡墨描繪空曠的景象。
  • 添朱着黛:添加紅色和黑色,指繪畫時增加色彩。
  • 狡獪:狡猾。
  • 落英:落花。
  • 韶光:美好的時光。
  • 潑天無賴:形容天氣變化無常。
  • 迓鼓:迎接鼓聲,指迎接春天的儀式。
  • 社夥:社火,指民間的節日慶典活動。
  • :比賽,這裏指慶祝活動。
  • 披襟:敞開衣襟。
  • 目斷天外:目光遠望天邊。
  • :收起。
  • 煙靄:輕煙和霧氣。
  • 噴熱血:形容激情澎湃。
  • 心肝摘出從人賣:比喻極度痛苦或犧牲。
  • 寸絲留在:留下一絲牽掛。
  • 棠杜:棠梨樹。
  • 白楊風起:白楊樹在風中搖曳。

翻譯

問還剩下多少春天的景色,讓我盡情享受這春光。曾經用淡墨描繪空曠的景象,也需要添加些許色彩。真是狡猾啊,拾起一片落花,想要揉碎這美好的時光。天氣變化無常,寧願在古廟的香爐旁,或是荒村的鼓聲中,隨着新的社火活動重新慶祝。

癡迷至極,瘦弱的身軀披着衣襟,顯得瀟灑。倚着欄杆,目光遠望天邊。歸巢的鳥兒收起雙翼,棲息在垂柳和煙霧之中。空自感到慚愧,激情澎湃,心肝彷彿被摘出,任人買賣。只留下一絲牽掛,即使棠梨樹雲霧繚繞,白楊樹在風中搖曳,也不覺得餘香消逝。

賞析

這首作品以病後的視角,描繪了對春天景色的留戀與對生活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鶯花」、「落英」、「垂楊煙靄」等,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通過「噴熱血、心肝摘出從人賣」等詞句,深刻反映了內心的痛苦與犧牲。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獨特見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