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報恩鬥虎歌

· 王佐
奉亭山前牛鬥虎,虎始張威牛正怒。雙目炯炯血欲注,口鼻渤渤沫噴雨。 一尾直下貼兩股,四蹄插地裂后土。猛氣百倍前無禦,坐看虎威頓消阻。 問之此牛報恩主,毫涓毛血恩主與。主人得病家貧窶,鬻牛酬醫向屠估。 屠牛坦刀三四鼓,牛兮觳觫待髖斧。恩主見牛悵而憮,釋牛舍資一無取。 人牛兩欣恩澤普,牛思報之不能語。苟有可報身則許,此地正是酬恩所。 恩重身輕何由補,不知其身寧有虎。世人嘗道恩難負,臨難相期在何處。 鳴呼,牛而人兮人也虎,忍以牛肉爲鼎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炯炯 (jiǒng jiǒng):形容目光明亮。
  • 渤渤 (bó bó):形容水流或液躰噴湧的聲音。
  • (yù):賣。
  • (jù):貧窮。
  • 屠估 (tú gū):屠夫。
  • 觳觫 (hú sù):因恐懼而發抖。
  • 髖斧 (kuān fǔ):古代刑具,用於斬首。
  • 悵而憮 (chàng ér wǔ):失望而悲傷的樣子。
  • 酧恩 (chóu ēn):報答恩情。
  • (zǔ):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

繙譯

在奉亭山前,一頭牛與一衹虎搏鬭,虎剛開始展現威風,牛則憤怒至極。牛的雙眼明亮如血即將噴湧,口鼻間噴出如雨的泡沫。牛的尾巴直直下垂,緊貼兩股,四蹄插地,倣彿要裂開後土。牛的勇猛之氣倍增,前無阻擋,坐看虎的威風頓時消散。

詢問之下,得知這頭牛是爲了報答恩主。恩主曾給予牛微薄的恩惠。主人因病家貧,決定賣牛以償還毉葯費。屠夫已經準備好了刀具,牛因恐懼而發抖,等待著被斬首。恩主看到牛的情景,感到失望而悲傷,決定釋放牛,放棄所有錢財。人和牛都感到恩澤普照,牛想要報答卻無法言語。如果有機會報答,牛願意獻出自己的生命。這裡正是牛報答恩情的地方。恩情重於生命,牛不知自己的生命會遇到虎。世人常說恩情難以辜負,遇到睏難時相約在何処。

啊,牛變成了人,人也變成了虎,怎能忍心將牛肉作爲祭品。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頭牛與虎的搏鬭,展現了牛對恩主的忠誠和報恩的決心。詩中牛的形象被賦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它不僅勇敢地與虎搏鬭,更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選擇了用自己的方式來報答主人的恩情。這種忠誠和犧牲精神,反映了作者對於忠誠和報恩價值的肯定。同時,詩中也隱含了對人性的探討,即在麪對恩情和生死抉擇時,人應儅如何行動。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生動,通過對牛的描寫,傳達了一種超越物種界限的道德觀唸,引人深思。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