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四逐客四首李忠定公綱

· 王佐
五十三家禍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遙。 皇天后土猶堪倚,明月清風不費邀。 但看瓊島一身在,莫怨圖書萬卷燒。 千古牧羊亭下土,好還天道不曾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十三家:指被流放的家族或羣體。
  • 禍未消:災難或不幸尚未結束。
  • 海外:指遠離中原的地方,通常指邊遠或異國之地。
  • 得逍遙:獲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 皇天后土:天地,指自然界或宇宙。
  • 猶堪倚:仍然可以依靠。
  • 明月清風:美好的自然景象,常用來比喻清高或不受世俗束縛的生活。
  • 不費邀:不需要特意邀請,自然而然就能享受。
  • 瓊島:美麗的島嶼,這裏可能指流放地。
  • 一身在:指自己仍然活着,存在。
  • 圖書萬卷燒:指大量的書籍被焚燬,象徵知識和文化的損失。
  • 牧羊亭:可能指流放地的某個地點。
  • 好還天道:指天道公正,善惡有報。
  • 不曾饒:不會放過,指天道公正,不會放過惡人。

翻譯

五十三家的災難尚未結束,有誰能在海外得到真正的自由? 天地之間仍然有可依靠之處,明月清風自然而來,無需特意邀請。 只要我還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就不必怨恨那些被焚燬的萬卷書籍。 千古流傳的牧羊亭下的土地,天道公正,善惡終有報,不會放過任何惡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流放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對天道公正的堅定信念。詩中,「五十三家禍未消」揭示了流放的苦難,而「海外得逍遙」則反映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嚮往。通過「皇天后土猶堪倚」和「明月清風不費邀」,作者表達了對自然界的依賴和對簡單生活的欣賞。最後兩句「千古牧羊亭下土,好還天道不曾饒」,強調了天道的公正和不可逃避的因果報應,體現了作者對正義的堅持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堅韌和智慧。

王佐

明廣東海豐人。永樂中舉人。入國子監,以學行聞。擢吏科給事中。器宇凝重,奏對詳雅,爲宣宗所知,超拜戶部侍郎,巡視太倉、臨清、德州諸倉積弊。正統七年進尚書,調劑國用,節縮有方。死於土木之變。 ► 357篇诗文